谢氏受姓发源地考辨

2013-09-22 17:42:02   来源:   评论:0 点击:

[摘要]谢氏受姓发源地考辨

  一、什么是受姓发源地及其历史意义
  
  天下万事万物都有它的起源,如长江为我国第一大川,源出青海南境唐古拉山之沱沱河,曲折东南流。经西藏、四川、云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等地,至上海吴淞口人东海。黄河为我国第二大河,源出青海巴颜喀拉山北麓。东流经四川、甘肃、宁夏、内蒙、陕西、山西、河南等地,至山东北部入渤海。这两大河是驰名世界的大河,就各有发源地,这正是“翠柏千寻,柯叶总由根柢;黄河万派,浩荡同出渊源。”作为氏族受姓的起源,各个姓氏也都有各自的起源地,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祖源地。为此,古往今来许多有志於中华姓氏进行研究的人,都把梳理繁杂的姓氏源流当作一个重点课题。东汉王符在《潜夫论?志氏姓》中,将姓氏来源区分为“或传本姓,或氏号、邑谥,或氏於国,或氏于官或氏于字,或氏以事,或氏于居’,或氏于志”凡9类。宋代郑樵的研究更是深入一步,在《通志?氏族略》上扩展为33类。如以国为氏者凡259姓;以邑为氏者174姓;以地、居为氏者凡126姓;以字为氏者凡l59姓;以名为氏者凡313姓;以官为氏者凡131姓、代为复姓凡l98姓,代为多字姓凡68姓……等等。拿我们谢家来说,谢氏受姓源於周宣王封母舅姜申伯於谢国,支子以邑为氏,这便是受姓的起源。如果再往上推,便要说到老祖宗姜太公(吕尚或姜尚)了。原来姜姓系出神家氏,世主太岳之祀,历史上周武王封吕望(即太公望)於齐,以主太岳之祀,并赐姓姜氏(以生地渭水的支流姜水为氏),这样姜子牙(炎帝53世)便是齐国的国君了。;到炎帝64世申伯公,以谢邑为氏,姜谢实同出一源。在民国以前因历代相传严禁与姜姓通婚,在<谢氏族谱>里面找不到“配姜氏"的记载,谢家女子也不嫁与姜姓,这是千真万确的。这说明我们先祖对近亲结婚,是令行禁止抓得很严的。
  
  由此我们也深深地体会到,中国姓氏“本同一根"的文化同源性与“天下一家"、“万脉朝宗”的群聚心理,而且可以看出生生不息、绵绵瓜瓞的文化传承性与民族凝聚力是多么的深入人心、引人人胜了。因此,人们向往祖源地,寻根问祖,敬宗收族,实乃天性使然。特别是经过历代战乱,加之十年“文革"灾祸,祖国传统文化(包括宗祠、祖墓、族谱等)被斥为“封资修黑货”,强迫拆毁、焚毁、打碎,氏族文化几乎荡然无存。粉碎四人帮后,恢复了民主与科学这两根支柱,小平同志提出改革开放,科教兴国。二十多年来海内外同胞朝祖续谱之风盛行,认为一个中国人,不管他在什么地方,不管他飘泊多远,编人宗谱,列入门墙,祭先祭祖,托庇于列祖列宗福荫之下,总是他最大的心愿,这是很有卓见的。因之寻找祖源地,瞻仰祖源地,团结海内外宗亲联宗续谱,投资兴办实业,化家族为国族,掀起爱国主义热潮,其历史的现实的意义是至为重大的。
  
  二、为什么说南阳宛城是谢氏祖源地
  
  公元二千零一年九月,旅台谢仁馨教授身在海外,不忘故乡,慷慨出资人民币三万余元,率浏阳谢氏宗亲代表十人,组团赴河南谒祖观光,取得了圆满成功。通过寻根谒祖,了解到有关谢氏受姓发源地问题,河南谢氏宗亲内部和史地学界争辩甚力,承南阳、唐河二地宗亲提供了《谢氏故里研究》和《谢氏渊源资料集》两个小册子,经仔细研读,启示良多。我们认为谢氏受姓发源地,应是南阳宛城区为古之申伯国。其主要依据有:
  
  1、《汉书?地理志》:南阳郡宛,故申伯国,有屈申城,县南有北筮山,户四万七千五百四十七。
  
  2、《后汉书?郡国志》南阳郡宛,本申伯国。《荆州记》“郡城周三十六里"《博物记》有申亭。
  
  3、《毛诗注疏》卷二十九:比水又西南流,谢水注之。水出谢城北(杨守敬按:《续汉志》刘《注》引《荆州记》:东北百里有谢城。)其源微小,至城渐大。城周回侧水,申伯之都邑,《诗》所谓申伯番番,既人于谢者也。
  
  4、《水经注疏》卷三十一:、?育水又西南迳晋郡太守邓义山墓南,又南迳宛城东,其他故申伯之国,楚文王灭申以为县也。秦昭襄王使白起为将。伐楚取郢,即以此地为南阳郡,改县日宛。(杨守敬按:史记?越世家?正义》引《会稽典录》,范蠡,楚宛三户人,文种为宛令,则宛之县久矣。盖秦并申地於宛,非改申为宛也)
  
  5、《国语》韦昭注:谢,宣王之舅申伯之国,今在南阳。
  
  6、唐李泰《括地志》:故申城在邓州,南阳县北三十里。
  
  7、北宋?欧阳修撰,《谢希深墓志铭》云:谢公讳绛,字希深。其先出於黄帝之后,任姓之别为十族,谢其一也,其国在南阳宛。
  
  8、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五十一:南阳府南阳县有申城,府北二十里。
  
  9、清嘉庆十四年己巳东山堂重修《谢氏族谱》卷首《源流》:申伯,周宣王元舅也。本姓姜,黄帝之后,初封于申,后佐周中兴,肇封於谢。太师尹吉甫作《崧高》诗送之,支子以邑为氏,谢之受姓自此始。按《地理志》,申国在南阳宛县,谢邑在棘阳县东北百里,故城尚在。古云南阳,即今河南邓州南阳县也,后迁陈留。又按陈留古莘城也。春秋战国时为留地,属郑。后为陈所并,故日陈留。秦置陈留县,汉改陈留郡。晋末废郡县,隋初复置属宋州,后属梁郡。唐初改属汴州,至五代才属开封府。谢邑西门外地名十里庄,今名谢家庄,有谢氏墓,河南省城立祠祀之,今呼谢公殿。
  
  10、民国十二年癸亥萍南山田馨德堂刊《谢氏族谱》:申伯,宏道长子。元配王氏,继配张氏,三配高氏。公妣俱葬谢邑西门外十里庄,今称谢家庄,城内建立大祠七重,四时享祀,称谢公殿。1l、《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商务印书馆图书馆二十二年难后第一版,臧励和等编)有关申、谢、宛县、苍苔镇名词的解释:
  
  申周国名,姜姓,伯夷之后,春秋时灭於楚。故城在今河南南阳县北二十里。
  
  谢古邑名,在河南比源县南,周申伯自申迁于此。《诗.黍苗》“肃肃谢功,召伯营之。”《疏》:申伯先受封于申国,本近谢;今命为州牧,故邑于谢。在河南罗山县西北三十里淮河之南,亦传为申伯所都。《清一统志》朱子《诗集传》,《杨之水》、《黍苗》以谢为信阳;《崧高》以谢为南阳,故今罗山县亦有谢城,盖因《诗集传》而傅会。
  
  宛县春秋楚邑,秦昭襄王二十七年,使司马错攻楚,赦罪人,迁之南阳宛。三十五年初置南阳郡,治宛。
  
  苍苔镇在河南新野县东南,与比源县及湖北枣阳县接界。;
  
  文耀按:据《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唐河、信阳条均未载申伯所都和有谢城之事,罗山虽传申伯所都,亦因《诗集传》而傅会,不足据也。朱子于谢国所在地,说法互相抵捂。又据地名大辞典和谢氏族谱,苍苔镇不在唐河县,谢家庄即十里庄在谢邑西门外,何现今唐河县有苍苔镇谢家庄耶?
  
  12、原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谭其骧教授在《古谢邑故址应在今南阳县境》一文指出:凡古城邑故址的今地,旧籍有几种不同说法者,在一般情况下,理应以见于较早记载者为准。西周初年以前的谢国、宣王时用以封申伯的谢邑的今地,自来有南阳、唐河、信阳三说。南阳说所依据的文献如南朝宋《荆州记》和北魏《水经注》,远远早于唐河、信阳说。唐河说始见于宋初《太平寰宇记》,信阳说始见于南宋《舆地纪胜》,但二说与南朝《荆州记》、《水经注》记载不符,自不可置信。谢邑故址当在今南阳县金华乡之东西谢营村无疑。(谭文已收入其专著《求索时空》一书,2000年1月由江西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
  
  以上列举12种史地要籍,论证南阳宛城为谢氏祖先发源地,应该是信而有徵的了。且谭其骧教授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一册所载《西周时期中心区域图》,谢国所在地是宛城而不是唐河。人们不禁要问:谢国既在宛城,为何会出现唐河、信阳、罗山、汝城等多种说法呢?答日:出现这些不同说法,是申伯封谢后有部分谢氏子孙,为了发展经营或出于仕途离开宛县,陆续南迁唐河、有的东迁信阳、罗山、汝城,北迁太康、陈留、开封等地,以后并迈开步伐面向全国发展,这些外迁后裔历经若干年代之后,由于对祖源地念念不忘,往往把迁徙地视同祖源地,甚至载入方志,以致谬说流传,成为千古疑案。因此,我们只能说唐河、信阳、罗山等这几处地方是申伯后裔迁徙地,而不是申伯受姓封地也明矣!
  
  公元六八八年楚庄王灭申后,楚与吴战于淮河,谢人继;迁今湖北武当山东南之荆山;有的南迁潇水,到汉代时设谢沐县(即今湖南江永县)。约在战国时期,南迁荆山的谢人中
  
  i一支西迁四川涪陵,以后成为该地的豪门大姓。秦汉以后遍布南方各地的谢氏,则与留居谢邑的谢氏有着血缘关系。到两晋十六国时,陈郡阳夏谢氏从北方渡江南下,显贵于东晋南朝,侨居江浙三吴、闽、粤、湘、赣。陈留郡、会稽郡、东山堂、宝树堂实为其标志。因此可以说,谢氏受姓发源地只有一处(即河南南阳宛城区),而迁徙地可有多处。我们绝不能把祖先迁徙地当作受姓发源地来朝拜,这应是我们的共识。
  
  三、谢氏远祖有谓源于炎帝者,有谓源于黄帝者应如何理解
  
  在寻根谒祖中有谢氏族贤提出,坊间姓氏书和谢氏族谱有谓谢氏先祖源于炎帝者,如唐之《元和姓纂》、宋郑樵《通志》、明《万姓统谱》等均谓“谢氏姜姓,炎帝之裔。”有谓源于黄帝者,如宋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辨证》:“谢出自黄帝之后,任姓之别为十族,谢其一也,其国在南阳宛》"宋王应麟《姓氏急就章》引《世本》日:“谢,任姓,黄帝之后》"此二
  
  ;说究应如何理解?答日:盖申伯封谢,申、姜姓国也,属炎帝世系。周宣王时,任之谢既然失国,宣王乃以谢加封申伯。《邓笺》云:“谢西九州,其地甚广,是谢大于申加封申伯也”。由此可见,原来任姓所属之谢国,加封于申伯之后,以申伯姜姓,属炎帝系,当祖炎帝为是。至坊间部分姓氏及谢氏族谱,有仍以谢氏祖黄帝者,系沿袭任谢国之旧说,已不足为据。
最新新闻
经济动态
创业新闻
商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