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则思变艰苦创业
2001年,屈亚华下岗在家,上有老下有小,生活的压力可想而知。一次偶然的机会,她看到了养猪的商机,觉得这是一个致富的好门路,可当时一无资金、二无技术、三无劳力,要办一个养猪场谈何容易!屈亚华就向亲朋好友借了2万元钱买回了60多头土种猪崽,在本村的一处空地上建起了一个简易猪场,开始她的养猪创业生涯。
隔行如隔山。由于防疫不及时,仅过了半年,60头猪就死了一半多。屈亚华并不气馁,又买了30多头猪,把空猪栏重新填满。为提高养猪技能,她坚持自己配制饲料,每天自己动手喂猪,打扫猪舍,每天都认真观察和记录猪的生长特点,满满4万多字的笔记本记录了她养猪的不易和经验。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探索和实践,屈亚华摸索出了一套自己的管理模式,现在猪场的猪出现感冒、拉稀、咳嗽等常见病不用请兽医就能自己医治。2013年她又引进了郑大饲料的猪保健方案,使猪病发生率大大降低,丰富的养猪经验成为她致富的有效法宝。
科学发展规范养殖
经过一番努力,屈亚华的养猪场已初具规模,但她深知,要想靠养猪致富,就一定要科学发展,规模化经营。在养殖场扩建过程中,屈亚华统一标准,从选址、设施配套到生产管理、饲料、水质、污粪处理等环节都实行了标准化、科学化要求。如今她的养殖场建有猪舍3座,饲料库1栋,建兽医室、药品室、隔离舍各60平方米,配有完善的无害化粪污处理系统(沉淀池、沼气池、填埋井等),场内防疫消毒设施、饲料加工机械、自动监控等设备一应俱全。
走进养殖场内,你根本闻不到猪粪的臭味,划分明确的保育室、育肥室、诊疗室、饲料库,陈列有序的产床、喂料器、自动饮嘴,新型的暖风炉、风机、供水系统等设施,很难把眼前看到的与养猪场联系起来。
屈玉华还聘请县能源站技术员,在猪舍的下方修建了150立方米的沼气池,污粪通过排污系统进入沼气池发酵后,通过管道排到沉淀池,无偿浇灌周围500多亩菜地和鱼塘,为种植户和养鱼户提供优质肥料,既节能环保,又循环利用,使圈舍始终保持干净卫生状态。
回报社会共同致富
如今,屈亚华的养殖场年创社会效益600多万元,出栏生猪1200头,年收入达300多万元,除去成本,纯收入80多万元。
一人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是富。对慕名前来学习的养殖户她都热情接待,毫不保留地将养殖技术传授给他们。对邻近的养殖户她主动上门指导,帮助他们解决养殖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村民王家珍,过去靠种田为生,到头来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屈亚华知道后,无偿提供资金、技术。第一年王家珍养猪就盈利了8000余元,第二年盈利2万余元。如今王家珍家存栏母猪40多头,年出栏肥猪900头以上,也走上了致富路。
在屈亚华的带动下,圣井村20名下岗职工参与到养殖生猪行业中来,同时解决白土岗镇富余劳动力50多人,养猪业成为当地增收的一个经济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