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环境务实高效
相对于地理条件、资源状况这些硬环境,软环境看不见摸不着,但它既是生产力,也是竞争力。提高政府效能,是扩大招商引资的内在要求,也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条件。在举办节会的过程中,全市上下深化改革,更新观念,改进作风,尤其是通过开展“转方式、正风气、提效能”等活动,进一步营造了扩大开放、服务发展的良好氛围。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精简办事环节。通过大刀阔斧的清理,南阳市市级行政审批事项由712项减少到242项,成为全省行政审批事项最少的省辖市之一。此外,还取消经营服务性收费项目68项,降低收费标准332项,取消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754项,降低收费标准396项。
深化政务服务体系创新,提高行政效能。市直60个职能部门在网上公开服务承诺、审批事项、收费标准和办事流程图,一年办理行政审批事项121万余件,按时办结率达99%。在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进驻的市直部门从39个增加到54个,各部门抽调精兵强将,充实到服务窗口,并实行窗口承诺制度,各项目审批时间平均压缩了15天左右,不少项目的审批都承诺在3至10天完成,每年可为群众节省1.3万个工作日。
深化政务公开,促进作风转变。首问首办、服务公开承诺、网上办事、网上咨询……公开透明的政务服务制度,不仅完善了受理、督办办法,还促进了部门作风转变。在每届节会筹办过程中,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奋战在前、拼搏在前,广大筹办人员“五加二”、“白加黑”日夜奋战,锻炼锤打出了一批敢打硬仗、善打硬战、能打硬战的干部。
市场环境宽松有序
每一届节会,既是招商引资的机遇,也是经验交流、观点交集的平台。通过扩大视野、对外交流,举办一系列论坛、研讨会,南阳人的眼界进一步开阔,思想进一步解放,步子迈得越来越大越稳。
用足用好现有政策,增强发展支撑力。南阳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努力打造科学的政策体系,通过把上级赋予的开发开放政策研究透、使用好,最大限度挖掘政策的“含金量”,并向上争取特殊优惠政策,实现南阳比较优势最大化。如今,以省政府支持南阳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9号文件、关于南阳建设中原经济区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市的65号文件等为代表的一批方案的实施,为南阳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策支撑。
发挥服务功能,推动项目落地。通过创新监管机制,规范交易行为,公共资源交易管理运行机制更加规范、高效、透明。目前,已建成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县市区交易量呈现递增趋势,交易金额近10亿元。为促进市直部门在服务产业集聚区建设、重大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市“转、正、提”办公室对市发改委等54个市直部门履行职责、服务支持项目落地建设的情况进行了民主评议,对位列满意度后三名的部门有关负责同志进行了约谈;对收集的180余条意见建议归纳梳理,反馈至相关部门,并适时召开“整改推进会”,督促职能部门及时有效地解决存在的问题。
完善治理机制,提升市场环境质量。通过举办节会,全市逐步建立健全了部门合作机制;通过依法严厉打击制造和销售假冒伪劣产品、商业欺诈以及侵犯知识产权等行为,南阳的市场环境不断改进,保证了交易的公开、公正、公平。
人文环境和谐文明
法制观念、市民素质是一个城市文明形象、精神风貌的综合反映,也从一个侧面反映着城市的开放程度。通过承办节会,南阳市民的城市意识、东道主意识进一步增强,社会人文环境更加进步。
优化法治环境,保持社会平安稳定。近年来,工商、质监等部门规范执法行为,严厉查处破坏经济发展环境和损害投资者合法权益的各种行为;公安部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打防控体系,严厉打击各类影响经济发展和破坏社会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倡导诚实守信,优化人文环境。以建设文明城市为载体,我们着力提高社会道德程度,相继开展了道德模范评选、诚信体系建设等活动,切实提高了政府的公信力和企业、个人的信誉度,进一步提高了城市文化内涵。如今,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文明单位创建活动蓬勃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先进个人、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社区不断涌现,南阳人的素质悄然发生变化,城市魅力不断增强。
立足当前、放眼长远,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节会给南阳城带来的聚合效应不断放大。这既是南阳披荆斩棘、奋力前行的过程,也是南阳盆地拓展视野、解放思想的过程,更是南阳人素质提升、境界升华的过程,一个文明向上、充满魅力的新南阳正展现在世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