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大如天 渔家甘奉献

2014-03-25 09:58:11   来源:南阳日报   评论:0 点击:

[摘要]浩渺丹江,情连京宛两地;渔家奉献,誓保清流北上。连日来,淅川县8000余户渔民相继离水上岸、誓保清水北送的壮举,重现了当年16.5万南水北调移民大搬迁的感人场景。

 
  淅川县丹江口库区拆网箱、保水质工作进入高潮
 
 
 
  拆除的空油桶和钢架将被分类回收
 
  库中网箱被拖上岸
 
  打鱼出身的路国林在提前拆除全部网箱后,重新干起老本行
 
 
 
  养鱼大户贾改勤拆除部分网箱后驾船回家
 
  渔民含泪放生鱼苗
 
  和众多渔民一样,贾改勤一家积极配合网箱拆除行动
 
  靠水吃水,库区养鱼曾承载着全家致富的希望
 
  网箱拆除后,库区水质将进一步改善
 
 
 
  浩渺丹江,情连京宛两地;渔家奉献,誓保清流北上。
  
  连日来,淅川县8000余户渔民相继离水上岸、誓保清水北送的壮举,重现了当年16.5万南水北调移民大搬迁的感人场景。
  
  目前,淅川丹江口库区内的网箱拆除工作进入关键阶段,4.1万余网箱已有80%拖移至岸上,展现了丹江渔家舍小家、为国家的豪迈情怀。
  
  为调水,他们放弃经营多年的产业,及早上岸转产;
  
  为调水,他们主动配合拆除工作,将网箱中的鱼儿贱卖;
  
  为调水,他们含泪放掉网箱中的鱼苗,为净化丹江水质尽一份心;
  
  为调水,他们默默拿起切割工具,自觉将网箱设施肢解……
  
  这就是平凡、可敬的渔家人,他们以实际行动诠释、升华了移民精神!
  
  上世纪50年代,修建丹江口水库时,淅川50万亩土地被淹没。面对人均耕地不足0.5亩的现实,淅川县出台了发展网箱养鱼的优惠政策,鼓励库区群众依托得天独厚的水资源,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几年间,县里先后投入资金5000多万元进行扶持,农民的养鱼积极性不断高涨,淅川一跃成为“河南省十大水产重点县”。至拆除前,网箱数达41729箱,年产值15亿元以上。
  
  网箱养鱼,由于投入水中的饲料和鱼类粪便会导致生物耗氧量急剧增长,水库水溶氧源承受能力面临严峻挑战。同时,网箱消毒剂和鱼药等,也会对库区水质造成污染。
  
  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所在地和核心水源区,淅川肩负着一库清水送京津的重任。如何确保京津人民的“大水缸”?去年6月,淅川县委、县政府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决定全面取缔库区网箱养鱼,在今年10月通水前全部拆除完毕。
  
  面临这一抉择,数千渔家人没有犹豫,他们以舍家为国、无私奉献的实际行动奏响了撼人心魄、催人泪下的丹江壮歌。

最新新闻
经济动态
创业新闻
商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