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乡县历史沿革

2014-02-12 14:20:36   来源:365滚球投注   评论:0 点击:

[摘要]商朝时期,在今河南西峡北部山地出现了一个“析谷”的名字。“析谷”是指西峡北部这一带山地。但“析”这个地名概念的出现,对后来这一带定名为“析水”(即淅水,今西峡的老灌河)、“析邑”(邑意为县)、“析县”等,均有重要意义。

  地名演变
  
  商朝时期,在今河南西峡北部山地出现了一个“析谷”的名字。“析谷”是指西峡北部这一带山地。但“析”这个地名概念的出现,对后来这一带定名为“析水”(即淅水,今西峡的老灌河)、“析邑”(邑意为县)、“析县”等,均有重要意义。
  
  据《春秋左传》记载:春秋末期,今西峡县城一带有“白羽”。周襄王十六年(公元前636年)把“白羽”改为“析”,于时就有了“析邑”,属楚地。但由于列国之间相互争夺地盘,特别是秦国对外扩张,在秦、楚边界上多次发生战争,因此“析邑”时属楚,时属秦,反复变更。
  
  春秋时期,当楚国设置“析邑”时,在今内乡县城北十华里处(赵店乡申营村)同时设置了“郦邑”。郦邑同析邑一样都遭受秦、楚边界战争的骚扰,在地域权属上或楚或秦,不断发生反复变更。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全国,实行郡县制,内乡这一带属于南阳郡。秦将“析邑”改为“中乡县”(因地处南乡与北乡之间而故名。旧时,今淅川境内设有一南乡,西峡北设有一北乡,见南乡郡),“郦邑”改为“郦县”。
  
  西汉时期,内乡一带分建有郦、析、博山、丹水四个县。当时划分郦、博山二县属南阳郡,析、丹水二县属弘农郡。“析”即“淅”,所谓“析县”,即把原中乡县改名析县;郦县封为侯国。
  
  南朝刘宋开国皇帝宋武帝刘裕,于公元420年把析县分置为析和修阳两个县,但时隔不久,这两个县均被撤销,析县自此不复出现。
  
  南齐第一个皇帝萧道成,保持顺阳郡,把顺阳县改为南乡县,划南乡、丹水二县归顺阳郡。郦县仍属南阳郡。而在原析县地方(今西峡口)建立了一个析阳郡,并在郡治地方新设了一盖阳县。
  
  北魏迁都洛阳后,于南齐边界上的析阳郡的北乡,另建一修阳郡,并于郡治所在地置修阳县,同南齐所设的析阳郡和盖阳县紧紧相对。孝明帝孝昌元年,元魏占据了内乡这一带,则把西析郡恢复为析阳郡,保留了盖阳县,并设析州。把丹水县升格为丹川郡,把顺阳郡恢复为南乡郡,同时在这里设立析州。把南乡县划出一部分,增设一个淅川县(淅川县名第一次在历史上出现),但不久又把淅川县升格为西淅阳郡,郡治设在今马蹬镇一带。
  
  西魏文帝时将修阳郡、修阳县的州、析阳郡撤销,把盖阳县改为内乡县(故址在今西峡县城附近),于是“内乡县”之名从此开始出现。但到西魏废帝时(552年)又改内乡县为中乡县,内乡县名这一段共存在16年。西魏还将新城县改为临湍县,新城县从元魏时的529年设县,到西魏时改名,共存在16~20年时间,临湍是第一次出现。
  
  隋开国皇帝杨坚,于开皇三年(583年)在原来的南乡郡的地方重建了南乡县,而把淅州改为淅阳郡,撤销了西淅阳郡和顺阳县,把这些地方分别并入南乡县和丹水县,并都划归淅阳郡管辖。他又把临湍县恢复为新城县,并为避其父杨忠名讳,而改中乡县为内乡县。这是“内乡县”名第二次出现。他还把郦县改为菊潭县,而且将其县治向北移动,并划菊潭、新城二县归南阳郡。
  
  金王朝建立后于哀宗正大末年(1230年)把内乡县治从西峡口迁移至渚阳镇(今内乡县城所在地),仍保留内乡县名没有变,这是内乡县历史的一次重大变迁。内乡县,在西峡口这个地方,从春秋时建立析邑起,经过更名为析县、盖阳、中乡、析阳郡、析州、内乡县等,到到金朝末年迁移县治止,在那里约有1860年左右时间,是内乡县这一带建邑县最长的一个地方。
  
  元朝时,忽必烈撤销了顺阳县,并入内乡县。至元二年(1265年),又撤销博山县,也并入内乡县。这时内乡县管辖的地区包括了原来的博山、顺阳、丹水、淅川、郦县、菊潭、默水、临湍等各县所有的地域。这是内乡县历史上管辖面积最大的县。这时内乡县属南阳府邓州。
  
  明宪宗成化七年(1471年),根据河南巡抚都御史杨璇的建议,将内乡西部十个保划出,重建了淅川县。这次县治移至丹江北岸。
  
  1948年5月,内乡县境的田关、袁店以北地区划出,曾短期设立西峡县,后于1949年元月重新并入内乡县。同年12月,又再次分设内乡、西峡二县至今。

        古代历史
  
  西周时属郦国。春秋时期属楚析邑。战国时期郦、析二邑被秦国吞并,属商鞅封地。秦昭襄王35年,置南阳郡,辖有郦县(囊括今内乡区域),东接宛县,南连镶县,西南依丹水县,西北与析县为邻。
  
  西汉时期南阳郡辖36县,郦县为其一,汉武帝元封元年,封左将黄同为下郦侯,东汉时期郦县属南阳郡。
  
  三国时期南阳郡属魏,辖郦县。西晋称南阳国,东晋恢复为南阳郡,辖郦县。
  
  南北朝时郦县西北部邻东析阳县(今西峡以东,包括今内乡部分区域),西南连顺阳、南接冠军,东依湟阳,南北朝政权更迭,郦县先属宋、齐,后归北魏、西魏(西魏改析阳县为中乡县)和北周。
  
  隋朝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隋文帝的父亲名杨忠,讳“忠”字,“中”与“忠”同音,与“内”意思相近改中乡县为内乡县,同时合并丹水县;郦县因境有菊水而更名为菊潭县,县治所位于今郦城;部分调整了博山县县域,三县同属南阳(邓州)郡。
  
  唐朝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废除菊潭县其南部划归新城县,北部新置默水县。唐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割新城3000户,复置菊潭县。五代周显德三年(公元956年),废菊潭县入内乡县,时内乡县辖今内乡、西峡两县境域。
  
  元朝初(公元1265年),行政中心即县治所由西峡口迁至渚阳镇(今内乡县城)。同时,淅川、博山两县并入内乡,内乡兼有今内乡、西峡、淅川三县境地。
  
  明朝明成化六年(公元1470年),复置淅川县。淅川县脱离内乡县。清朝内乡县属河南省南阳府。
  
  近代历史
  
  民国时期,属河南省第六行政区,内乡辖域仍包括有今西峡县境(西坪镇除外)及淅川县的李官桥镇,共有9区。属南阳府。
  
  1945年3月28日内乡县被日军侵占。
  
  1948年5月4日内乡被中国共产党解放,属南阳专区。同年5月6日分内乡西北境新建西峡县。
  
  1949年1月20日,撤销西峡县并入内乡。同年12月15日复置西峡县,同时将李官桥区划归淅川县,而淅川县的西庙岗、东川划归内乡。
  
  1953年3月将内乡县马山口区石庙乡的小街、架鸡窝和岳岗乡的徐营、峰子山自然村250户分别划归南召县和镇平县。
  
  1955年农业合作化后,内乡县将师岗区的堰子等村划归邓县,邓县的胡刘营、梁营,西峡县的张楼房、大峪、黄营以及南召县的大、小东沟等村划归内乡。
  
  
最新新闻
经济动态
创业新闻
商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