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在玉乡南阳,雕玉者如满天繁星,然能获得中国玉石雕刻行业从业者最高荣誉“中国玉石雕刻大师”称号,且将琢玉之路视为醒石对悟的寥寥。镇平的玉雕大师刘国皓兼收并蓄,修身于人品,修正于作品,醒石雕玉,幸福前行。
1月4日上午8时40分,记者在镇平辗转找到刘国皓的醒石斋玉雕工作室。敞亮的院落,竹菊梅兰,如诗如画。枝头鸟儿啼唱与工作车间内传出的流行音乐相呼应,在这样的环境下创作,心态自然。40岁出头的刘国皓正在写生。
“再出彩的创作也来源于生活,从一草一木中汲取感人的情愫,作品自然灵通。”从业26年来,刘国皓的获奖作品数以百计,从问鼎天工奖金奖的《圣地青莲对屏》、《枫桥夜泊》,到斩获“陆子冈杯”金奖的《夜游赤壁》、《极目寰宇》、《王者》……每一件,都秉承着他对传统文化与玉雕艺术的感悟和归纳。精益求精的玉雕技艺,真性情宽胸襟的处事态度,使刘国皓赢得了许多良师益友。一上午,穿梭于雕刻、打磨、抛光车间,刘国皓指导徒弟们的间隙,不时有同行的朋友带着玉石慕名找来,让他帮忙鉴玉、估价……
一件好的作品,除了巧妙的构思设计,还离不开玉料的甄别选择。下午2时,刘国皓又像往常一样,稍有空闲就跑到镇平玉料市场淘宝。在市场细细转了两圈后,一块手掌大小的和田玉被刘国皓收入囊中,“这块玉料看似普通,但有俏色可摘,根据纹理和玉皮设计成寿星,其艺术价值将增倍。”原来,玉石拿到手的刹那,大师已有了设计雏形。下午4时,醒石斋里聚了一众玉友,大家品茗读玉,畅谈马年新憧憬……
从一名泥瓦匠,到玉雕大师,从一人求艺,到全省玉雕界的领军人物,刘国皓坚守在家乡这块文化沃土上,潜心创作,用勤奋与智慧诠释了“醒石”之语。他说,让内心变得丰盈,并幸福前行,这是他最本真的愿望与理想。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