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亲的时常牵挂的家,我回来了

2014-01-27 08:58:30   来源:南阳网   评论:0 点击:

[摘要]1月25日7时45分,记者从南阳站坐上K466次列车。K466次列车,从宁波开往西安,全程近25个小时,是春运期间最拥挤的列车之一。很多人从宁波出发,奔向他们朝思暮想的故乡,和家人好好团聚。

        对于远离家乡在外工作的人来说,一张窄窄的车票就意味着团圆和幸福,一年辛苦打拼为的就是能够在春节看到其乐融融的相守。1月25日,农历腊月廿五。本报记者跟随返乡的农民工,一路从南阳到西峡,记录他们返乡的经历,感受其迫切的乡情。  
        一脸疲倦,难掩他回乡的喜悦  
        1月25日7时45分,记者从南阳站坐上K466次列车。K466次列车,从宁波开往西安,全程近25个小时,是春运期间最拥挤的列车之一。很多人从宁波出发,奔向他们朝思暮想的故乡,和家人好好团聚。  
        走过长长的站台,穿过拥挤的人群,记者来到6号车厢。走进车厢,花花绿绿的各种大包小包塞满了行李架。车厢里人很多,感觉有点闷,记者把自己的外套脱掉。记者留意了一下,6号车厢内,由于快到终点站西安了,没有座位的旅客有20余人,大伙有说有笑挺热闹。  
        “怪想家的,昨天晚上一晚上没睡,太兴奋了。”在6号车厢,记者见到了通过QQ联系上的王光献一家。由于坐了一夜的火车,王光献一脸疲倦,但仍然掩盖不住回乡的喜悦。快到家了,王光献望向窗外,一脸向往。  
        打拼8年,他第一次带妻女回老家  
        今年32岁的王光献是西峡县丹水镇三里庙村人,大学毕业后,在外打工8年。今年,他第一次带着妻女回家过年。王光献清楚记得,上次回家是2007年,那时女儿贝贝还没出生。6年没回老家了,家里老人都没见过孩子。王光献在宁波工厂做汽车配件,一个月收入在4000元左右。妻子做五金加工,5岁女儿上幼儿园,一家三口在宁波租了间30多平方米的出租房,楼上楼下两间,其乐融融。“爷爷奶奶是不是很老了,他们脸上皱皱的吗?”小贝贝眨巴着眼睛问。王光献夫妻俩都笑了,5岁的贝贝在宁波出生,这是她出生后头一次回老家。每到过年,老人都盼着孙女能回去,但因为买不到车票,只能打打电话。  
        “带着小孩子,怎么不买张卧铺票?”  
        “老实说,前几年是舍不得花钱,买不起卧铺票,现在是买不到卧铺票,老乡连着好几天在网上抢票,都没有抢到。”王光献笑着和记者聊了起来。正说着话,王光献的手机响了,家人打来的。“爹、妈,放心好了,我们快到家了,车上不挤,我们都有座位,中午能赶上吃饭。”
最新新闻
经济动态
创业新闻
商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