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新立为我市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作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报告。
在南阳出生长大的郑新立,一直深深牵挂着家乡的发展变化。不久前,他作为十八届三中全会文件起草者之一回到南阳,为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作了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报告。报告会结束后,他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故乡生活永难忘
郑新立1945年出生于唐河县上屯镇褚庄村。在这个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他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和少年时光。这里既有他儿时艰苦生活的心酸往事,也有他刻苦求学、立志成才的美好回忆。
“我是农民的孩子,也是个很幸运的人。”离开家乡半个世纪,谈起往事,郑新立仍觉得清晰如昨。他出生时恰逢抗战胜利,1953年开始读小学的时候,正值农村完成了土地改革,农村掀起了扫除文盲、学习文化的高潮。谁也想不到,祖祖辈辈没有上过学,爷爷、父亲都不识字的家庭出了第一个“读书人”;更令人无法想象的是,这个农民家庭的孩子,竟然靠着勤奋努力,成为一代著名经济学家,直接参与了国家重大改革方案和政策措施的制定与实施。郑新立说,自己立志进行政策研究,和幼时的经历有很大关系。
1958年上初中时赶上了“大跃进”,学校停了课,郑新立不得不和老师同学们一起参加“大炼钢铁”。紧接着又开始三年自然灾害,老百姓生活非常困难。经历过那个时代,郑新立此后经常反思:我们党的政策跟老百姓的关系太密切了,政策对了,经济发展,劳动人民生活改善,安居乐业;政策出问题了,会影响经济的发展,影响人民的生活。这个事是非常重要的,跟每个人的生活,跟自己的命运都息息相关。
高中毕业后,郑新立考入北京钢铁学院,1970年8月被分配到邯邢基地冶金矿山建设指挥部,先后任技术员、副科长、副处长。1978年国家恢复研究生考试,郑新立考取了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工业经济专业研究生。在读研究生的三年时间里,郑新立有幸在于光远、马洪、桂世镛等一批一流经济学专家的悉心教导下,接受了严格的经济学知识训练。这也对他后来从事的工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亲历改革促发展
1981年研究生毕业后,郑新立被分配到中央书记处研究室工作。在书记处研究室的7年,他主要从事《经济问题研究资料》的编辑工作,为经济政策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87年后,郑新立又调到原国家计委下属的国家信息中心,开始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党和国家有关经济文件的起草工作之中。
在原国家计委工作期间,郑新立参加了国家“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规划的研究和起草工作,多次主持全国人代会计划报告的起草工作,参与了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起草工作。从2000年以后,他先后参与了十六届三中全会、十六届五中全会、十六届六中全会的《决定》和十七大报告、十八届三中全会文件的起草工作,多次参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讲话、政府工作报告、中央关于“三农”问题的1号文件的起草工作。
回顾自己的经济学术生涯,郑新立说,最值得欣慰的是参与了4个五年计划的起草工作,从研究到起草、定稿,每个五年计划定的什么目标,有哪些方针政策和实施战略,他心里都有一本明白账。应当说,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发展基本是按照这些五年计划走过来的。他所发表的经济学方面的文章和出版的著作,如《论新经济增长点》、《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21世纪初的中国经济》等,大部分都围绕着改革开放以来的宏观经济调控、中长期发展战略、重大经济政策,或进行理论探索,或提出政策建议,或解读中央文件,或反映调研成果。
2009年以来,郑新立将不少精力投入到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的组建和运转中。被称为“中国最高智库”的这一机构,融汇高层、权威资源,致力于进行前瞻性、战略性、全局性重大问题的研究,其研究结果为政府的宏观决策服务。郑新立说,智库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全球趋势看,智库对一国的政治、经济、外交等决策的渗透将越来越深。目前来说,他的心愿就是要把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打造成世界一流的智库,为中国的智库建设作出有益的探索。
祝愿家乡更美好
虽然工作繁忙,但郑新立始终心系家乡发展。他多次回到南阳调研,对南阳社会经济发展提出了很多宝贵建议。
郑新立表示,近几年南阳的变化很大。南阳很多人出去打工,通过打工增长了才干、增加了收入,看南阳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变化还是很大的,农民住的房子很不错,80%以上是楼房,盖楼房的钱大部分是出去打工的收入。在全国这个大的发展环境下,南阳农业上的变化最大。作为国家的粮仓之一,南阳为国家农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此外,南阳工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不仅有一批知名企业,比如宛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天冠企业集团有限公司、乐凯华光印刷科技有限公司、中光学集团有限公司、二机石油装备(集团)有限公司等,很多乡镇企业也发展得很好。
通过在南阳走访调研,郑新立感到,南阳生态环境保护得比较好,没有像别的地方搞工业化而遭到破坏。他说,南水北调工程水源地在这里,南阳重点发展生态环保产业,保护水源,这个战略是非常正确的。
对于南阳正在进行的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市建设,郑新立表示,南阳应该抓住十八届三中全会带来的机遇,全面推进改革,发挥后发优势,在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三化”同步推进中实现南阳腾飞。现在南阳快速发展的外部条件、内部条件都是比较具备的。从外部条件来说,沿海地区已经进入后工业化阶段,用地紧张,很多项目落不了地,劳动力紧缺,这个正好是南阳的优势,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可以加快发展。另外,通过实施人才回归创业战略,把毕业的学生,全国各地、各行业的南阳人,动员起来建设家乡,这里还有很多潜力可挖。从内部条件来说,南阳生态环境比较好,可以打造一个好的投资环境。南阳不缺地、不缺电、不缺水、不缺劳动力,把这些条件利用起来,通过吸引民间资本,承接产业转移,南阳可以发展得更快,可望在2020年跟全国同步实现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