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铺就成功路 ——写在南阳投资集团18亿元企业债券成功发行之际

2014-01-07 08:56:43   来源:南阳日报   评论:0 点击:

[摘要]南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事业的发展将永远铭记:乘着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东风,南阳投资集团成功发行18亿元企业债券,这是投资集团在资本市场证券化融资的首次尝试,更是一次实践创新通过投资平台进入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重大突破。

  南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事业的发展将永远铭记:乘着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东风,南阳投资集团成功发行18亿元企业债券,这是投资集团在资本市场证券化融资的首次尝试,更是一次实践创新通过投资平台进入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重大突破。
  
  如今漫步南阳街头:一座座场馆气势恢弘,傲然挺立;一处处游园树影婆娑,繁花似锦;一条条新路光洁平坦,四通八达;一座座大桥傲然屹立,贯通两岸……南阳借力筹办第七届全国农运会促进了城市建设、民生改善、经济发展快速提升,刷新了“南阳速度”。这其中因农运会而生、伴农运会成长的南阳投资集团功不可没,南阳投资集团在磨砺中注重创新勇于担当,为农运会的成功举办提供了坚强的资金保障,彰显了南阳“弱市办大事”的责任与担当。
  
  应运而生勇担当
  
  2012年第七届全国农运会在南阳举办,是机遇、是载体。但在基础滞后、财力薄弱的客观现实面前,面对社会上“钱从哪里来、要花多少钱、花钱怎么还”等众多疑虑和困惑,要顺利完成农运会筹办任务,对南阳来说更是挑战,是压力,是考验。
  
  在困难和挑战面前,市委、市政府信心满怀态度坚决:“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为了尽快筹集建设资金,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成立南阳投资集团公司。2009年9月,借助农运会筹办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南阳投资集团公司应运而生。
  
  风雨同舟,一路前行。伴随着农运会筹办扬帆起航的南阳投资集团,担当着南阳投融资工作的领头雁。机构不健全、项目资料少、资产规模小、有效资产少、没有融资经验,成立之初就要立即承担几十个建设项目,几十亿元资金需求的艰巨筹资任务,困难可想而知。另外,集团公司的资产绝大多数为道路、桥梁等公益性资产,质量不高,不能适应融资工作的需要,真可谓先天不足。而此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全球金融危机正严重冲击着各国的金融市场,国家宏观金融政策从严,银行信贷从紧,银行按政策规定不再对融资平台放款。在此形势下争取大规模项目融资可谓逆水行舟,刚刚起步的我市融资工作似乎已经无路可走,襁褓中的投资集团公司可谓“生不逢时”。内外交困,退无可退!投资集团只有咬紧牙关背水一战!
  
  压力催生激情,磨难加速成长。在坚决打赢保障农运会成功举办这场攻坚战的1400多个日日夜夜里,集团公司顶住压力、历经磨难、承受委屈、步步闯关。投资集团边组建、边运作、边完善。一方面积极与多家银行沟通,主动协调监管部门,创造条件促使投资集团等3家投资公司退出银监局融资平台名单,确立了贷款主体资格。另一方面,深入研究平台建设和资金制度建设等问题,拓展思路,借鉴外地经验,千方百计寻找有效资产,并多次向市政府提出整合资源,做实做大投资集团。经过坚持不懈反复沟通和长时间艰苦努力,一批有效资产注入集团公司,确保了融资工作顺利开展。
  
  南阳投资人用坚定和执着,用辛勤和汗水,不断拓展发展空间,开创了我市大规模融资建设的新模式,刷新了南阳城建新速度,换来了城乡面貌大变化,换来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4年来,累计筹资100多亿元,全市政府投资的场馆及城市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总投资相当于过去20年的总和,新建、改造了一批场馆和设施,主体育场和雪枫、光武、仲景三座大桥,以及白河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新闻中心、新型公交车等一大批城市设施成为城市发展新坐标、新名片;新修44条城市主干道,中心城区道路除光武路中段外,其他已经大修或中修一遍;完工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新建城市污水管网17.8公里,治理邕河8.3公里,污水横流、掩鼻出行的旧面貌得到了有效改观;新增游园和绿地38.5公顷,相当于扮靓了半座南阳城。南阳环境更优美了,城市更宜居了,幸福感更强了!
  
  务实创新巧运作
  
  农运会筹办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资金保障时效要求高,继续沿袭按部就班、因循守旧、等“客”上门的老做法,势必完不成超常规的资金保障任务。投资集团牢固树立改革创新的理念,着力克服旧观念老框框,本着“超常规、不违规”的原则,积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坚持在创新中求突破,在创新中解难题,在创新中促发展。
  
  用活政策巧运作。2009年以来,面对大规模融资保障农运会筹备和中心城区建设的新任务,投资集团注重开拓创新巧运作,巧用平台、巧用政策,巧打擦边球,着力破解筹资难题。在融资工作初期,巧抓政府信用融资政策,利用非税、建投、永升公司等政府平台融资,加快融资进程,确保项目前期建设需要。2010年以来针对融资门槛逐步提高的困难情况,投资集团巧用三类资源助融资,借助农运会这一“国字号”工程,巧用政策资源,争取合作银行政策性资金支持;巧用政府性资产资源,变国有林地、存量土地、行政办公区等死滞资产为活资源,充实融资平台;巧用人力资源,推进融资进程。
  
  创新理念增实效。为了加快融资工作进程,投资集团公司着力创新融资理念、创新项目包装形式、创新贷款模式、创新信用结构、创新融资方式。在理念创新上,请省开行和外地专家开展讲座,答疑解惑,引导全市各级干部群众创新发展理念,树立科学举债加速发展的观念,与省开行互派业务骨干加强交流,促进融资与“融智”相结合;在项目包装上,巧用政策,主动与合作银行商讨项目融资方案,采取捆绑包装等形式,提高融资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资产注入上,大力整合有效资源,强化“四资”运作,变存量资产为活资源,充实融资平台,改善了资产结构,增强了融资担保能力和运营偿债能力。正是由于注重创新工作理念和方法,我市才能够千方百计克服融资平台资产注入、融资要件完善等一个又一个难题,努力变不能为可能,真正把困难的事办成,把从未办过的事办好。正是这样汇集全市之力,在各方支持配合下,在农运会筹备进入最关键期的2011年,同时也是国家信贷政策最紧的情况下,投资集团与国开行河南分行签订了37亿元的贷款合同,这是国开行系统当年全国最大规模的单笔城建贷款,为我市农运会的筹备源源不断地输送了新鲜的资金血液,确保了建设资金不断链。
  
  凝聚合力提效能。在一次次激烈的思想碰撞后,南阳人选择了融资搞建设促发展。没有融资经验、没有专业人才,南阳人依靠集体的智慧与努力,共同谱写了顾大局勇担当的时代壮歌。为了及时整理上报合作银行所需的融资要件,投资集团公司的同志熬夜加班成了家常饭,就连走路也习惯了急行军。仅向农发行提交的场馆项目贷款评审资料就达138项,摞起来足有一人高。一个好汉三个帮,众人拾柴火焰高。市财政、林业、水利、土地、规划、发改、环保、房管、住建等部门站位大局、通力合作,在资产注入、融资要件审核上,特事特办,简化手续,确保融资工作推进一路畅通。
  
  转型升级再提升
  
  鏖战农运会的激情依然存在,而加快南阳转型跨越、绿色崛起,建设“三个南阳”的号角已经吹响,在这个新的战役中,南阳投资集团公司依然坚守融资促发展的定位,砥砺奋进,锐意进取,不断尝试新的融资模式,为公司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推进资产证券化、融资多元化是集团公司健康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而发行企业债是我市步入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首次有益尝试。而发行小组在入驻公司初步评审后发出这样的感慨:公司资产和盈利实在太差,要想发行债券太难。但南阳投资集团公司知难而进,心里只有一个字:干!
  
  接下来的日子里,南阳投资集团公司员工边学边干,面对集团资产大而不优、几乎没有盈利模式的现状,一方面从集团内部挖掘优质资产,剥离不良资产,完善财务制度,一方面向市政府汇报,整合和盘活国有资产,补充完善各项文件合同,以代建、BT、补贴等方式扩展收益,对公司的资产和财务进行了全面梳理和完善。去年8月申报材料上报国家发改委后一次获得批准,18亿公司债券得以成功发行,成为全省发行企业债券时间最短、数额最大的一单。
  
  南阳投资集团公司18亿元企业债券成功发行,这是我市首次尝试通过资本市场融资筹集城市建设资金,标志着我市在推行资产证券化、融资多元化、国有资本运营科学化方面实现了新突破。18亿元企业债券成功发行,将使市中心城区内河治理项目和东北分区部分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及周边棚户区改造项目建设得到资金保障。不久的将来,南阳内河将成为水清、岸绿、景美、人水和谐、功能健全的滨水生态长廊和沿河经济带。南阳投资人再一次以自己默默无闻而又扎实有效的工作,展示了他们克难攻坚勇担当,务实创新破难题,敢干事、能干事、“弱市办大事”的风采!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南阳投资集团公司在成功发行企业债券的实践中华丽转身,真正成长为一个实力雄厚、运行健康,全面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管理运营的企业实体。回首4年来的成长历程,集团公司在保农运促发展中负重拼搏,勇于在困苦磨难面前亮剑前行,打造了团队,锻炼了筋骨,磨炼了意志,铸造了精神,集团公司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人员由外行到内行,公司总资产由注册时的20亿元增加到目前的175亿元,综合实力和持续规模融资能力在全省名列前茅,南阳投资集团已经成长为一个实力雄厚、运行健康,全面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管理运营的企业实体,正在朝着新的更高的目标阔步前行!
  
  发展只有进行时,“18亿元”只是南阳投资集团转型发展的新起点。应运而生,赋予了投资集团促发展的重任,应势而起,磨炼了投资集团强健的体魄,锻造了投资集团担当拼搏的精气神,在建设“三个南阳”新的征途中,南阳投资集团公司将大力弘扬农运会精神,无私奉献、勇于担当、务实重干,为南阳转型跨越、绿色崛起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最新新闻
经济动态
创业新闻
商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