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递员杨东升:把大山变成“绿色银行”

2015-04-22 09:47:27   来源:南都晨报   评论:0 点击:

[摘要]当笔者气喘吁吁地爬到方城县独树镇中心庄村一座山的半腰时,随行的独树镇投递员杨东升却气定神闲。他说,这座山每周他至少登3次,10年来,早已不知道登了多少次了。他指着一片绿油油的经济林告诉我,山上种有石榴、核桃、杜仲……

    365滚球投注讯  当笔者气喘吁吁地爬到方城县独树镇中心庄村一座山的半腰时,随行的独树镇投递员杨东升却气定神闲。他说,这座山每周他至少登3次,10年来,早已不知道登了多少次了。他指着一片绿油油的经济林告诉我,山上种有石榴、核桃、杜仲……听到有人说话,这座山的承包人周景来走了过来,见到杨东升,笑呵呵地说“呦,我的‘财神爷’又来了。”
  
  周景来为什么要称呼杨东升为“财神爷”呢?看到笔者疑惑的眼神,周景来向笔者解释起来,原来这要从10年前说起。
  
  2005年,独树邮政支局招聘投递员,杨东升毛遂自荐,加入了投递队伍,负责独树镇北部山区9个行政村的投递工作。他作为一个农村人,能够穿上绿色的投递制服,自然十分喜悦,满怀激情地在笔记本中写道:我是大山的儿子,我愿把真情和汗水奉献给生我养我的这片热土。
  
  刚开始工作时人生地不熟,山里也没有食堂,中午他经常饿着肚子工作,傍晚回家时又累又饿。他开始打退堂鼓了,这份工作又苦又累,能坚持住吗?但是他的脑海中闪现出了笔记本中的话:我是大山的儿子,我愿把真情和汗水奉献给生我养我的这片热土……
  
  投递工作是履行普遍服务义务的具体体现。投递看似简单,其实每一封信,都代表了用户的情谊和期待。在工作中,他深深懂得了“一封信一颗心,一份报一片情”的含义。也是在这个时候,他认识了周景来。
  
  2005年年底,邮局已经开始征订2006年的报刊,他听说周景来订阅有《河南科技报》,不想再续订了。于是,他对周景来说:“我给你投递一年,如果你感到不满意,到年底我会把报纸款全额返还给你,咋样?”周景来感受到他坚定的态度,于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又续订了一年。通过长时间接触,杨东升发现周景来种植有树木,《河南科技报》上关于种植方面的文章不能满足周景来的需要,便又陆续向他推荐了《中国林业》、《林业科技》等报刊杂志。
  
  周景来表示,是杨东升的投递质量打动了他。而且杨东升还根据报纸上的信息,向周景来推荐种植杜仲、核桃等树木。如今,周景来的经济林郁郁葱葱,生机勃勃。每逢杨东升上门投递,周景来就会说,我的“财神爷”又来了。因为他是依靠报纸上的种植信息致富的,他指着种下的经济林自豪地说,这就是杨东升帮他建设的“绿色银行”。当口袋中没有钱时,他可以随时去取。我也终于明白了所谓“财神爷”的来历,不由对杨东升这位投递员全心全意为用户服务的品质感到由衷的赞叹。
  
  (韦东坡)
最新新闻
经济动态
创业新闻
商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