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早餐带来一天的好心情,带来一天的好工作,带来一生的好身体。”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城市生活节奏逐渐加快,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在外吃早餐。“早上吃好,中午吃饱,晚上吃少”的健康饮食常识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一份早餐,叫醒的不止是人们的味蕾,更叫醒了早餐经济。
就南阳中心城区而言,是一个有着100多万市民的早餐市场,一个集纳了7大类270多种早餐品种的市场,以平均每人每天5元早餐计算,每日营销额可达几百万元。而与之相随相伴的,吃上卫生、方便、优质、可口的早餐,成为市民对早餐的最大期望。近日,记者对我市中心城区早餐市场进行了探访。
早餐品种凸现特色
牛肉汤、羊肉汤、胡辣汤、小米稀饭、玉米糁、八宝粥、豆腐脑、豆浆,油条、油饼、油烙馍、煎饼、水煎包、小笼包、菜合、蒸馍等,多天探访,记者随意走入一条早餐店聚集的巷子,都会看到极富南阳地方特色的早餐品种。
几天采访记者发现,每天六点半之后,位于市中心城区文化路南头的老刘记胡辣汤店内,坐满了来吃早餐的人。“给我一碗牛肉胡辣汤”、“给我一碗羊肉胡辣汤”、“两块钱油饼”……买早餐的叫喊声此起彼伏,工作人员忙得不亦乐乎。魏先生是该店的忠实消费者,他告诉记者,这儿胡辣汤的生意一直很好,每天早上光顾的人都很多,除了附近居民,一些家住得比较远的人也会慕名开车前来品尝。
刘兵胡辣汤餐饮有限公司是我市国家级“放心早餐”工程龙头企业之一,集早餐加工配送为一体,在我市颇具影响。公司董事长刘兵告诉记者,刘兵胡辣汤在南阳已经有10多年的历史,如今在全国各地的加盟店就达238家,其中走出省外36家,遍布河北、山东、内蒙古等地,主营包子、粥类、饼类等40多种产品,在南阳市中心城区就开设了32家分店,平均每个店每天的营业额1600元,仅建设路分店,每天的营业额就能达到3000多元。
市政府离休干部王先生对记者说,上世纪80年代初,市场全面开放,众多早餐饭馆纷纷开张,花样百出。如今,人们的经济条件好了,味觉也受到全国各地口味的冲击,人们不仅要吃饱还要挑口味好的店吃好。
包容,带来的是口味多样化,也让早餐市场的厮杀尤为激烈。记者在采访中看到,开封灌汤包、温州包子、湖北米线、天津狗不理包子、杨孝业胡辣汤、武汉热干面、湖南米粉等外来早餐品种也从未停止过对南阳早餐市场这块蛋糕的争夺,但远远撼动不了本土早餐品种的“霸主地位”。
规范经营有待提高
南阳的早餐市场,有个有趣的现象,大街上,早餐店外经营的乱象已不复存在,卫生条件都较好,而在城乡接合部或背街小巷里,只要有一两家早餐摊点聚集,因投资门槛较低,加上包容性强,一个炉子一个锅,有时连桌子、凳子不要就能开卖各种小吃,一些小巷内偶尔也有叫得响的专业店或品牌店,但小吃标准化问题成了一个顽疾。记者随机走访了30位市民,其中20位称他们最希望吃早餐的地方,是有卫生和品质保证的品牌餐饮网点。
连续数天的踏访,记者看到,在城乡接合部或背街小巷内,一些摊点卫生状况令人堪忧,食物随便放,地面的污垢、纸屑到处可见,工作人员衣帽不整;至于锅碗消毒,都是烧一锅开水“烫一烫”,有的干脆在一个凉水桶里涮一涮再用。
在市中心城区七一路同乐巷,不长的巷子内两旁早餐摊点就有五六家,由于店内面积小,一个长桌子,两个长板凳,往外一放就能满足几个人就餐,而在早餐摊点不远处有一家宰鸡店,一到夏季,鸡粪的味道令人作呕,可到这里吃早餐的人依然很火爆。“没办法,这儿离俺们单位近,上班时间紧,只好随便吃一点。”在附近上班的佟女士无奈地对记者说。在该巷居住多年的李大妈说,“俺们这儿是老问题了,路窄,这边卖菜,那边卖饭,管理人员来了,他们把桌子、凳子收了,管理人员一走,就又摆到外面,有时候来往行人都走不动。”
如何让南阳具有地方特色的早餐走出尴尬境地,业内人士建议,扩大现有早餐配送网点的建设步伐,相关主管部门市场监管力度重点要延伸到背街小巷和城乡接合部,对于质量不达标的、卫生条件差的要坚决取缔。
“平安早餐”不再是梦
我市自启动“放心早餐”工程以来,目前早餐市场已初具规模。市委、市政府把让群众吃上卫生、方便、价廉的早餐,作为一项民生工程,作为扩大消费、拉动内需、刺激经济复苏的引擎,放在了突出位置。培育壮大了以三色鸽乳业和刘兵餐饮两家国家级“放心早餐”工程为龙头的早餐加工配送中心,为发展我市早餐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有关业内人士认为,加工配送中心网点的扩大建设是“平安早餐”的关键,更要把南阳早餐品牌打出去,加强南阳早餐品牌的外延,创新“过早套餐”抱团出击,就像肯德基、麦当劳、永和大王那样,让人们一看就能想到南阳小吃。
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我市将进一步完善早餐示范工程,指导三色鸽乳业和刘兵餐饮两家国家级“放心早餐”工程完善服务功能,增加花色品种,逐步提高供应能力。扶持其完善主食加工配送中心建设,增加销售网点,推动早餐网点向超市、学校、建筑工地延伸,拓展配送区域,提高覆盖率,方便居民消费。支持社区商业中心、便利店发展,鼓励连锁企业进社区开办各类便民网点,鼓励发展社区生活服务业,完善社区商业服务功能,打造社区居民15分钟生活圈,市民吃到既健康卫生又方便快捷的“平安早餐”已不再是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