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年前的一次车祸,让周靖惠失去了左腿;9年前,周靖惠装上假肢,像小伙伴一样背起书包,踏上了求学之路。
9年来,自强不息的她,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在学好每门功课的同时,经常伸出温暖的双手,去帮助身边的人。
近日,15岁的周靖惠从全省20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以绝对优势当选“河南省第三届美德少年”。
隔天,周靖惠从郑州赶回老家西峡县五里桥镇封湾村,将这份闪现着钻石般璀璨光泽的荣誉,带给了父母。
命运多舛,车祸让她失去左腿
4岁之前,家中虽然生活清贫,但周靖惠每天都很快乐。
2001年6月,命运之神和4岁的周靖惠开了个大玩笑。那天,妈妈带着周靖惠和小伙伴一起过马路,走在最前面的周靖惠被一辆货车撞倒在地,无情的车轮从她的左腿碾过。
在病房中醒来的小靖惠,第一眼看到的是爸妈哭肿的双眼。知道自己永远失去左腿后,懂事的她告诉爸妈:“没事儿,这样正好可以练练我的单腿功。”
装上假肢,坚强面对生活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靖惠体会到失去左腿对于她的含义:经常摔倒,啥都干不成。
妈妈薛玉萍看在眼里,急在心中。日子再难,也得让女儿尽快站起来。在亲朋好友的帮助下,小靖惠装了假肢。
6岁那年,周靖惠背起书包,走进了学校的大门。升入初中后,繁重的学习任务让周靖惠感到了压力:“难道因为残疾,自己就该落后?”一番思想斗争后,她下定决心:“健全的同学能做到的,我也一定能。”
调整好心态的周靖惠,上课时认真听清老师讲解的每一个问题,回到宿舍后温习当天所学的内容。遇到不懂的问题,赶忙向老师和同学请教。
付出总会有回报。今年,周靖惠获得了“学习进步奖”及“三好学生”等荣誉称号。
乐于助人,她的精神感动同学
每到周末,“样样家务活都会干”的周靖惠便帮着奶奶做家务,教5岁的弟弟识字。
去年开学时,孙琳琳因没买饭卡,饿着肚子坐在教室里。细心的周靖惠看到后,悄悄来到她身边,拿出了自己的饭卡。
一次,寝室管理员王改苗老师分床铺时,将她分到了上铺。她拖着残疾的腿上床下床,没有任何怨言。同学反映后,王老师很抱歉地找到她,她却微微一笑:“没关系,上铺总要有人住的。”
这些小事,在周靖惠看来不值得一提:“人和人之间,就应该互相帮助。我没了左腿,手还好着呢。帮帮别人,自己也快乐。”
多才多艺,以张海迪为楷模
周靖惠不仅写得一手好字,还是学校有名的“才女”。校刊《稻香》上,经常发表她的文章;学校出板报、办展览,都少不了她的“大作”;学校举行读书活动,她每次都拿一等奖。
相同的遭遇,让张海迪不仅成了这个女孩心中的楷模,而且成了她远行路上的动力。
这个要强、早慧的女孩儿在心中默默告诉自己,“我要将这次当选全省‘美德少年’作为人生新的起点,顽强拼搏,超越自我,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④
9年来,自强不息的她,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在学好每门功课的同时,经常伸出温暖的双手,去帮助身边的人。
近日,15岁的周靖惠从全省20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以绝对优势当选“河南省第三届美德少年”。
隔天,周靖惠从郑州赶回老家西峡县五里桥镇封湾村,将这份闪现着钻石般璀璨光泽的荣誉,带给了父母。
命运多舛,车祸让她失去左腿
4岁之前,家中虽然生活清贫,但周靖惠每天都很快乐。
2001年6月,命运之神和4岁的周靖惠开了个大玩笑。那天,妈妈带着周靖惠和小伙伴一起过马路,走在最前面的周靖惠被一辆货车撞倒在地,无情的车轮从她的左腿碾过。
在病房中醒来的小靖惠,第一眼看到的是爸妈哭肿的双眼。知道自己永远失去左腿后,懂事的她告诉爸妈:“没事儿,这样正好可以练练我的单腿功。”
装上假肢,坚强面对生活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靖惠体会到失去左腿对于她的含义:经常摔倒,啥都干不成。
妈妈薛玉萍看在眼里,急在心中。日子再难,也得让女儿尽快站起来。在亲朋好友的帮助下,小靖惠装了假肢。
6岁那年,周靖惠背起书包,走进了学校的大门。升入初中后,繁重的学习任务让周靖惠感到了压力:“难道因为残疾,自己就该落后?”一番思想斗争后,她下定决心:“健全的同学能做到的,我也一定能。”
调整好心态的周靖惠,上课时认真听清老师讲解的每一个问题,回到宿舍后温习当天所学的内容。遇到不懂的问题,赶忙向老师和同学请教。
付出总会有回报。今年,周靖惠获得了“学习进步奖”及“三好学生”等荣誉称号。
乐于助人,她的精神感动同学
每到周末,“样样家务活都会干”的周靖惠便帮着奶奶做家务,教5岁的弟弟识字。
去年开学时,孙琳琳因没买饭卡,饿着肚子坐在教室里。细心的周靖惠看到后,悄悄来到她身边,拿出了自己的饭卡。
一次,寝室管理员王改苗老师分床铺时,将她分到了上铺。她拖着残疾的腿上床下床,没有任何怨言。同学反映后,王老师很抱歉地找到她,她却微微一笑:“没关系,上铺总要有人住的。”
这些小事,在周靖惠看来不值得一提:“人和人之间,就应该互相帮助。我没了左腿,手还好着呢。帮帮别人,自己也快乐。”
多才多艺,以张海迪为楷模
周靖惠不仅写得一手好字,还是学校有名的“才女”。校刊《稻香》上,经常发表她的文章;学校出板报、办展览,都少不了她的“大作”;学校举行读书活动,她每次都拿一等奖。
相同的遭遇,让张海迪不仅成了这个女孩心中的楷模,而且成了她远行路上的动力。
这个要强、早慧的女孩儿在心中默默告诉自己,“我要将这次当选全省‘美德少年’作为人生新的起点,顽强拼搏,超越自我,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