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邓州市十林镇罗岗村38岁的农家妇女彭云仙在远离学校已经20年之后,在丈夫和儿子的护送下,经内乡县火车站踏上了远赴西安中医学院针灸研究生专业的求学之路。她的传奇经历,让当地新学期和第27个教师节的到来增添了新鲜话题,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彭云仙和丈夫杨会坡均毕业于医学中专,在罗岗村开办私人诊所,操持5亩责任田,生活相当拮据。随着儿子的降生和长大,彭云仙的生活压力日益繁重,但就是在这样的压力下,彭云仙产生了努力改变命运的信念:她白天耕作,操持家务,夜晚读书,上网,通过两年的时间,顺利拿到了国家成人自学考试医学专科毕业证书。
初试锋芒,一箭上垛,让彭云仙看到了希望就在不远处招手,热衷于学习的念头一发不可收拾,她毅然决定报考西安中医学院针灸研究生专业,这就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学习和实践,也因此耽误了地里活。很多人开始嘲笑她不自量力,也有人说她不务正业,在满含敬意地去权威部门请教一些学术问题时,一度遭到嗤之以鼻的蔑视。彭云仙没有灰心,几年下来,所做的专业作业几乎能够装满一个麻袋,原本2.0的视力降到0.8,她鼓励儿子好好学习,表示和儿子竞赛。为了深入了解针灸精髓,她不但经常与丈夫探讨,而且一度勇敢尝试,在自己身上做针灸试验,就这样,彭云仙在针灸方面不断积累知识和经验,一些学术论文堂而皇之地被这个脸色如柴,两手枯槁的农村妇女从昏暗的灯光下成功发表。而那些一度讥笑彭云仙的所谓权威们几乎无法相信这个农村妇女竟然能够玩转这样一个学术难题,破解中医针灸的神圣奥秘。
彭云仙再次成功了,2010年4月,她参加西安中医学院研究生招考,击败无数的所谓“名门正派“本科生,闯关成功,一举通过!
在内乡县火车站,闻讯赶来采访的内乡县大桥乡科技副乡长袁海霞及其通讯员对彭云仙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希望她能够讲说一些学习动力和诀窍:这位饱经风霜的农村妇女在此刻展现了女性特有的柔情,羞怯地躲到丈夫身后,连说“不敢当”。经笔者的一再要求,彭云仙拉住自己的丈夫和儿子的手深情地说:“因为我爱我的家人,我希望能够用自己的努力改变家庭的贫困面貌,我也希望自己活得更有价值。”
大桥乡副乡长袁海霞说:目前政府正大力开展“双争”(争当学习型人才,争创学习型机关)活动,彭云仙自强不息、锐意进取的现实意义很值得学习,发人深省。
据悉,彭云仙到达西安后,将首先安排儿子就读于当地小学,自己主要靠勤工俭学维持生计,以此减轻家庭经济压力,她的导师已经就这些问题做了努力和安排,彭云仙对将来的生活充满信心。
不向命运低头,勇敢追求理想,这样的人生才有意义。这就是彭云仙带给我们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