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进养鸡场,一万多只蛋鸡,排列得整整齐齐,有的啄食,有的饮水,有的下蛋,叽叽咕咕唱着欢歌。偌大的鸡场只有钟梅华和她78岁的婆婆刘向兰,正在忙着把鸡蛋装上托盘。
钟梅华是新野县五星镇廖楼村二组的一位农村妇女,今年40岁。怀揣致富梦的她,在镇妇联的引导下,于1997年以1000元的租金租下城郊乡郭营村一个废弃的院子,走上了传统养鸡之路。每年养5000只蛋鸡,50头猪,虽然苦些、累点儿,效益却不错,这使她的小家庭越过越殷实,慢慢走上了致富路。
转眼过去了12个年头。2009年,该镇妇联给她送来了《现代化科学养鸡》一书,她仔细阅读、揣摩,一个大胆的念头产生了:要走现代化科学养鸡之路。在该镇妇联的帮助,她租下了五星镇廖楼村的一个废弃窑场,获得了农村信用社10多万元的创业贷款,她又用自己的40余万积蓄,购置了一整套现代化养鸡设备,使一个蛋鸡从出生到产蛋整个饲养程序都实现了自动化。
提起防疫,经验丰富的钟梅华滔滔不绝地介绍说,自己在多年的刻苦钻研和自学中,掌握了一整套防疫技术。按照免疫程序,根据鸡的日龄采取鸡病防疫,7日龄防新城疫,14日龄防法氏囊,从20日龄开始防鸡痘,30日龄第二次防新城疫,70日龄防喉气管炎,80日龄防断啄,90日龄防“慢呼”……她还着重强调说:“温和性禽流感虽患病后死亡率不高,但影响产蛋率,禽流感的预防也是重中之重。”谈到蛋的质量,她说:“鸡饲料可有讲究哩,喂鱼粉料、玉米、豆粕都是高蛋白饲料,鸡的产蛋率高,鸡蛋色泽鲜亮,蛋重稳定,蛋壳不粗糙,无瑕疵,产蛋量也高,能确保平均每只鸡月产蛋28个,重量在1.8公斤超上一点,这样一万多只鸡,净利润可达十多万元。”
问到这么大个养鸡场,用了几个工人,钟梅华自豪地说:“只有我和俺妈。”坐在梅华旁边的老太太插话说:“我是她的婆子呀!梅华勤快、能干,对俺也十分孝顺。养鸡现代化后,她一个人在鸡场里太孤单,俺只能给她做个伴,帮个小忙……”
规模化养鸡怎样制胜?“婆媳二人的养鸡场”给您支了一招;散养柴鸡如何抵防黄鼠狼?王金玉的“养鹅护鸡”也不失为一鲜招。本期“财富故事会”为您展示了两个养殖大户的养鸡小秘诀,也许会给您些启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