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的文学创作 —— 2014南阳作协主席论坛摘要

2014-01-10 09:03:25   来源:南阳日报   评论:0 点击:

[摘要]传统文学,相对于现在网络上的文学,就一定称得上是严肃文学吗?网络文学就没有比较严肃的作品吗?这是我近来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是不是我们的传统作家太把自己的“正统”身份当回事了?

  周同宾(市作协副主席)
  
  传统文学,相对于现在网络上的文学,就一定称得上是严肃文学吗?网络文学就没有比较严肃的作品吗?这是我近来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是不是我们的传统作家太把自己的“正统”身份当回事了?这个时代,已不能单纯用几本书就能安身立命了,新媒体已经是这个时代的主流,人们已经习惯使用网络,网络也能够为文学服务。发行纸质书的读者数量始终是有限的,通过网络传统作品的点击率可以成倍增长,因此在我看来,这两者其实并没有本质区别。传统文学和网络文学,都要接地气,多创新,作品始终要有读者才有市场。新媒体时代,传统作家要有适应发展的能力,网络写手要具备良好的素养,这对未来文学发展将是一件好事。
  
  行者(省作协副主席)
  
  新媒体不同于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每个人都可以用博客、微博、微信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进行传播,这种以网络为平台的媒体改变了我们所处的时代。文学创作在新媒体时代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初期用网络创作的盗墓、穿越等新文学类型,到淘宝体、微信体等各种网络文体的出现,使得严肃文学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严肃文学作家不得不调整自己的写作策略,如阎连科“神实主义”作品,和余华的新作《第七天》,不约而同地选择重大题材和许多通过网络传播的事件作为创作素材。也就是说,在网络时代,文学作品找到能够刺激人们猎奇和表达欲望的“刺点”,就等于找到了受众的关注点。新媒体的价值取向某种程度上决定了部分文学创作方向——为什么文学写作出现这种“极端化”的倾向?南阳的传统与纸质作家们应该有所思考。
  
  殷德杰(市作协副主席)
  
  在新媒体时代进行文学创作,我感到既新鲜又好奇。每个人都可以通过网络发表文字,这是时代的进步,对于文学来说,是前所未有的新机遇。纯纸质文学虽然逐渐式微,但不会消失,这是可以预见的。网络作家也在追求能够实体出书,一些传统作家也通过网络进行创作,这说明两者不可或缺,虚拟的网络需要纸质留存,纸质作品需要网络推广,两者将互相靠近、互相融合。
  
  宋云奇(市作协副秘书长)
  
  市作协对这次会议的举办非常支持,网络文学的兴起也是市作协一直关注的。近年来,市作协也多次和网络写手进行互动。网络文学写作的门槛低,写作比较自由,传统文学比较严谨,作品大多经得起推敲,两者是可以互相启发、互相学习的。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繁荣南阳本土的网络文学事业,也让传统文学深入到网络时代,但无论是何种形式,通过文学让南阳更美好、让生活更美好都是我们的心愿。
  
  二月公子(南阳网络作协主席)
  
  新媒体时代是文学的狂欢时代。网络从传统互联网走向移动时代,从电脑到手机,从论坛、博客到微博、微信,文学不再仅限于杂志、报纸等方式,而是弥散于新的媒介载体与文体之中。文字无论是纸质印刷的,还是发表在网上的,只要是优美的、可读的,都可以称之为文学。新媒体时代,文学真正走向了大众化、民间化,这是全民素质提升、社会经济发展进步的表现,是值得庆贺的。南阳的网络文学从发展之初,就表现出关注市场、关注读者的动向,短时间实现了与影视、动漫的互动,走出了市场化写作的新路子,正如著名作家周大新为南阳网络文学题写的那样,网络文学生机无限!
  
  宋长宽(社旗县文联主席)
  
  近年来,我县文学创作队伍以老中青三结合梯队的形式迅猛发展。文学创作氛围越来越浓,作品档次越来越高。2013年,我县作家杨维永、曹洪波、王振东,诗人薛松爽等人的作品先后登上国家级文学刊物。一批青年作者也逐渐崭露头角,小说作者有张明重、焦红伟、李贵超,诗歌作者有马涛、范德林、常广惠,散文作者有魏春明、刘婷、李娟等。
  
  新媒体时代催生出了一大批有着惊人写作能量的作者,这是纸质媒体不可能做到的事情。新媒体给予作者以充分的创作自由,从形式上、技巧上、思想上都给予了自由表达的空间,人性更加自由,思想更加多元化,尽管新媒体上的文学创作良莠不齐,但给社会带来了一股新风、一种激荡人心的反思,必将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任建军(西峡县作协副主席)
  
  2013年,我县作家王俊义出版了长篇小说《第七个是灵魂》,作家李雪峰的作品被选入《当代微型小说》等30余部作品集,并出版了散文集《坐在田垄上晒太阳》和《穿越心灵的阳光》。我县诗人周成华,作家王俊义、韩向阳、李雪峰等顺利入选南阳青年作家和南阳作家自选集出版计划。张书国、任建军、封彦彤、赵素侠、杨旭等也在市级以上报刊发表诗歌和散文作品。
  
  2014年,我县作协将积极协助、组织青年作者结集出版新作。面对新媒体时代的文学创作热潮,县作协鼓励作家由传统的纸质写作转向博客写作,并计划构建西峡作家网,把我县作家发表在市级刊物以上的文章,分类制作电子书供社会广泛阅读,用高效快捷的网络,增强作家和青年作者的学习、创作能力。
  
  臧建国(南召县作协主席)
  
  2013年,南召县作家群的文学创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突破。祖克慰、臧建国、韩华仁、乔阔、王璇、李丰坤、冯凌松、陈学现等作家在市级以上报刊发表作品170余篇(首);臧建国的散文随笔集《四十不惑》、王悦民的散文随笔集《明与暗》、王森的诗集《诗之浴》先后出版。王悦民继400万字网络长篇小说《官场教父》后,网络长篇小说《官场调教》已创作130多万字,在书海网连载。
  
  县作协十分注重以活动促进文学创作。2013年3月,在南阳丽都花园酒店召开了“坚守与突破”主题创作笔会,并组织作家参加了南阳日报主办的“中国网络文学南阳高峰论坛”;8月组织作家深入企业生产一线开展采风活动,创作了一批反映我县产业集聚区艰苦创业、乘势发展、创造奇迹的文学作品;10月与南阳网络作协召开联谊会,就网络文学如何与产业相结合、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关系展开交流。
  
  孙青松(内乡县作协副主席)
  
  目前,内乡作协有国家级会员1人,省级会员8人,市级会员12人。除此之外,还有百余名文学爱好者从事业余文学创作。近两年来,内乡的《湍河文学》、《中华菊韵》、《内乡人物》等以文学为主的刊物,凝聚了大批文学新人,成为他们开展创作活动的阵地。2013年,内乡作家出版了小说集3部、散文集6部、诗集2部、人物传记2部,取得了丰硕的创作成果。
  
  新媒体时代不可抗拒地到来了,网络创作与传播大行其道。其实新媒体和传统媒体都是创作与传播的方式,二者有相同的本质属性,只是在阅读、写作和传播手段上有区别,二者应相互借鉴、优势互补:传统媒体的作者,要学会用新媒体文学作者的快捷来加速文学作品的传播速度,实现创作价值最大化;新媒体文学作者,要学习传统媒体文学作者的严谨,提高作品质量,避免作品“粗制滥造”。
  
  鲁钊(卧龙区作协副主席、秘书长)
  
  在卧龙区作协名誉主席二月河的影响激励下,卧龙区作协逐步形成以陈春建、吕樵、赵树信、水兵、路漫漫、马东伟、李远、陆芬华等为代表的老中青齐茬过硬的梯次队伍。近年来,卧龙区作家每年有数部书出版,《直面“皇叔”二月河》、《桃花红桂花香》、《梅溪观澜》等在社会上影响很好。
  
  以“月月有活动,季季有创意,年年上台阶”为目标,2014年度卧龙区作协要多举办笔会、采风、征文等活动,增强协会的凝聚力和影响力,扩大作协在社会上的影响。新媒体时代,我们要做好迎接和接入,还要坚守自我。我始终坚信,厚重大气,文化内蕴深刻,能够反映时代并超越时代的作品,永远是优秀作品,永远广受欢迎。
  
  闫俊玲(邓州市文联主席)
  
  邓州文风浓厚,作家众多,现有各级文学创作人员400余人,省级以上作家16人,每年均出书达10余本。著名作家姚雪垠、周大新、秦俊都是从邓州这块沃土走出去的。
  
  近几年,网络文学在邓州兴起,由于其方便快捷,没有太多的限制,更不受发表的限制,而且传播快,通俗易懂,拥有使读者自由交流思想等优点受到欢迎。一些资深作家奋斗一生才写出一部作品,而网络作家都很快著作等身,且不乏经典之作,像《甄嬛传》的作者“流潋紫”等,值得尊敬和祝贺。
  
  金少庚(唐河县作协主席)
  
  2013年,唐河文学创作称得上硕果累累。金少庚的长篇小说《母亲的村庄》、散文集《秋夜梦魇》、诗集《雨夜梦魇》同时出版,杨山林出版了长篇历史小说《吻狼》,王喜成创作了长篇小说《人生长恨水长东》、《黄火苗和他的三个女人》等作品。
  
  为了培植本土文化、繁荣文学创作,唐河作协创办了《石柱山》文化文学月刊,并在唐河网设立了文学专栏,刊登了一大批文学作品,创设出了全新的文化文学推介阵地。唐河作协以此为平台,开展文学培训四期,举办文学采风活动三次,拉起了百余人的文学作者队伍,为唐河文化文学的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熊君祥(方城县作协主席)
  
  方城县近两年文学艺术创作成绩斐然,在省级以上大赛中荣获各类奖项近200人(次)。熊君祥创作的长篇小说《剑气如虹》由中州古籍出版社2013年12月出版,并出版故事集《故事方城》。武建华创作的散文《天镜》获“2013年度中国散文年会”二等奖;张中坡创作的散文集《写在盆地边上》荣获南阳市第五届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优秀作品三等奖。新的一年,方城县的文学创作将以“壮大阵容,多出精品”为主旨,在县内外举行采风联谊活动,出版五至七部文学作品。
  
  新媒体创作是新时代文学创作的轻骑兵,其快餐式的作品易于现代人及文学爱好者接受和喜爱,其中也不乏有价值的作品和传世名作。从去年开始,南阳本土网络作家二月公子、乾坤等在方城大乘山采风创作,为方城的新媒体创作结了缘,开了好头。我以为,新媒体创作,势不可挡;新媒体创作,大有可为。方城县的新媒体创作将会迎头赶上,前景辉煌!
  
  张德光(镇平县作协主席)
  
  近年来,镇平县作协的作家群体共出书116本,在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单位,播出电视剧三部,获国家及省市级奖18项。2013年,我县持续了多年连续出书的好势头,出版了市文联特约作家孙宗信的散文集《一片扁扁的阳光》等8本书,并重点紧密结合镇平是国务院命名的“中国玉雕之乡”的地域特点,启动了以玉文化为主题的“十个一工程”。
  
  在新媒体创作时代,作家必须与时俱进,跟上新媒体创作的步伐;文学艺术创作必须与影视传播媒介结合起来,才能出大作、力作,才能为打造大美南阳,增辉添彩。
  
  乔峰(南阳明伦房地产副总经理)
  
  南阳作协主席论坛在明伦现代城成功举办,我们感到很欣慰。明伦房地产是一个有责任心的企业,也是一个有文化内涵的企业,多次与文学艺术界联办活动,如南阳日报主办的第四届读书月活动——“读书与人生”高端论坛;“明伦花漾美郡”金秋采风暨乔峰作品研讨会等,为南阳的文化产业发展尽一己之力。
  
  
最新新闻
经济动态
创业新闻
商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