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由高满堂编剧,安建执导,陈宝国、赵君、赵奎娥、李小冉、印小天、张歆艺等实力明星加盟的史诗大剧《大河儿女》,4月2日晚登陆央视一套黄金档,首播即赢得开门红。素有“黄金有价钧无价”和“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件”美誉的钧瓷,首度以电视剧的形式亮相荧屏。
视角独特首播获赞
《大河儿女》由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有限责任公司、河南电视传媒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出品,以钧瓷观照中国文化。该剧以七十二钧窑窑主的互相较劲比试,透射出祖辈们代代传承中国的文化瑰宝,精益求精做出完美工艺品的可贵精神,也启示当代国人注意传承和保护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该剧视角独特新颖,引人深思。
首播的开篇就上演砸匾、斗瓷、封窑等一连串好戏,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让观众大呼过瘾。围绕着龙凤盘,各路人马纷纷登场,贺家掌门人贺焰生(陈宝国饰)性格刚烈易怒,狂狷不羁,因为龙凤盘,要同叶鼎三斗瓷;叶鼎三(赵君饰)虽然一贯退让隐忍,面对贺焰生的挑战却不肯临阵脱逃;邓绍光(王同辉饰)则阴险狡诈,无事生非,从中渔利。各方势力明争暗斗,精彩纷呈。许多观众纷纷在网上留言,表示非常喜爱该剧,认为钧瓷这一题材新颖,未曾看过;斗瓷情节紧张,悬念迭起,贺焰生、叶鼎三等人物鲜明独特,极具魅力。
国粹传承观照当下
钧瓷是宋代五大名窑瓷器之一,凝聚了一代代能工巧匠的心血智慧,是中国文化不可多得的瑰宝。导演安建表示“戏剧始终强调的是典型性,而不应该是个性”。《大河儿女》旨在用钧瓷这一国粹为题材,以小见大,挖掘中华文明连绵不绝,取得辉煌成就的内因。为了制出最好的钧瓷龙凤盘,三河县风铃寨的七十二钧窑一代代的窑主都孜孜以求提高制瓷手艺,不甘人后,从侧面展现出中国人自强不息、精益求精的精神,正是这份精神让中华文明能够延绵不绝,时至今日仍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正是有贺焰生等人的坚守精神,才有中国的璀璨文化。
《大河儿女》是一部有分量的剧,该剧以钧瓷观照中国文化,生动诠释“China”的深刻含义和精神,对改革开放的今天极具现实意义。中国制造要走向世界需要的正是祖辈们的这种较真精神。正因该剧深厚底蕴和现实意义,所以首播不仅取得高收视率,而且赢得了业内外人士的一致好评。
全明星阵容演绎平民史诗
继《闯关东》后,金牌编剧高满堂再度发力,与著名导演安建合作的升级版“平民史诗”《大河儿女》于4月2日重磅登陆央视综合频道黄金档。之所以说是“升级版”,是因为该剧在故事、制作、演员等方面,均下足了功夫。高满堂和安建的联手,成为该剧的品质保证,而陈宝国、印小天、赵君、赵奎娥、赵锦焘、李小冉、张歆艺等实力演员组成的“全明星阵容”,加之黄河、钧瓷、豫剧等独特的元素,使得《大河儿女》未播先热,成为4月荧屏不可小觑的收视主力。
陈宝国夫妇齐上阵
陈宝国与张国立共同演绎的年度情感大戏《原乡》热度未消,其主演的又一部新戏《大河儿女》将接档上演。该剧以上世纪黄河边“贺”、“叶”两大家族两代人的命运为故事脉络,讲述了以主人公贺焰生为代表的一群河南人,用血肉之躯捍卫民族尊严,捐躯中原文化的感人传奇。剧中,陈宝国饰演烧窑世家“贺焰生”人称“贺窑主、贺老板”,虽身处因出产优质钧瓷而名动天下的“三河县”一带,但他依然认为自己只是个普通手艺人。
此次,陈宝国的妻子赵奎娥也出演了该剧,并与陈宝国搭档演“夫妻”。与现实的和美日子截然不同,陈宝国和妻子在剧中要共同历经患难,陈宝国透露:“我俩在戏里经历的是那种大喜大悲的生活,可以说是极大喜极大悲。倒不是说渴望过这种日子,但在戏里能够有这种体验,我觉得还挺特别的。”
印小天新戏走“桃花运”
《大河儿女》中,贺家与叶家是生死相交,却谁也不肯臣服谁,斗瓷斗气惺惺相惜30年。但是他们的儿女们“贺青”、“叶飞霞”、“叶飞燕”却是互帮互助、相恋相爱。青年实力演员印小天在剧中出演贺家长子“贺青”,其交错复杂的感情线成为该剧的一大看点。对“贺青”一角,印小天颇为喜欢:“我特别高兴能出演这个角色,贺青代表着大革命时期青年一代的面貌,有理想、有激情,他身上还有一种书生的气质,而且是一个多情的书生。”
剧中,印小天可谓是“桃花朵朵开”。叶家姐妹同时喜欢上贺青,在贺青逃难到纤夫帮的日子里,张歆艺饰演的“六姑”更是对这个智勇双全的英俊男子倾心。“三女爱一男”的感情戏,让印小天享尽“被爱”的福分。青年女演员李小冉饰演叶家姐妹中的叶飞霞,她与印小天曾在电视剧《想飞》、《南下》中饰演过“情侣”,《大河儿女》是两人第三次合作。
用真实谱写平民奋斗史
高满堂创作的作品,以“接地气”而闻名,业内称其为“中国平民史诗的金招牌”。在《大河儿女》中,无论是陈宝国等老手艺人,还是印小天等手艺人后代、新一代革命青年,均以小人物曲折复杂的人生故事透射了风云变幻的历史,鲜活生动地展现了大仁、大义、大气、大爱的“大河精神”。编剧高满堂表示,这部剧就是要反映那些共和国不能忘记的人,那些给我们思想和力量的人,引领着中华民族复兴的人。一句话,他们是真正的中国人。
陈宝国接这部戏时,就盛赞其剧本“十分难得”,称自己读剧本时数度被感动到落泪,“高满堂笔下的中国男人都是顶天立地的汉子,身上虽然有不足、有缺点,但绝对是大男人;而他笔下的女人则是纯粹的中国女人,温婉贤良。这剧是群戏,对每一个能参与演出的演员来说都是一种荣幸”。
民族文化正能量席卷黄金档
在电视剧的虚拟世界里,感情戏已经成为堪比奥数题的解谜游戏,动作戏也沦为施展超能力的舞台,婆婆和儿媳不吵不舒服,格格和阿哥不爱不罢休,这些娱乐化元素在缔造出一个又一个收视奇迹后,徒留一地鸡毛。在这样的背景下,正在央视一套黄金档热播的文化寻根巨制《大河儿女》,以质朴和真诚的故事为荧屏带来久违的正能量,一扫黄金档遭“恶雷虐”笼罩的雾霾,让人眼前一亮。
作为一部年代史诗,主打“大历史、小人物”的《大河儿女》来得正当时。论卖相,它虽不如都市剧那么洋气和时尚;论场面,可能也不如动作戏来得紧张刺激;论感情,更没有言情剧那么你侬我侬。尽管少了这些浮夸做“修饰”,却丝毫不影响它的精彩。相反,创作者对戏剧冲突心无旁骛的追求,反倒成就了该剧无与伦比的故事张力。剧中,一对充满传奇的钧瓷“龙凤盘”,牵扯出城头变幻大王旗年代的惊心动魄;一对东方式“罗密欧与朱丽叶”,在与命运抗争之后,各自不同的归宿看得人不胜唏嘘;一群黄河岸边穷苦的纤夫,在受尽凌辱磨难之后,毅然决然奔向光明。从这些人物命运中,观众既能看到动乱岁月里史诗般的爱情,又能看到两个打断骨头连着筋的钧瓷家族,在岁月沧桑中的分分合合、恩怨情仇。
尽管该剧的故事性令人拍案叫绝,但其“点睛之笔”还属贯穿始终的大河精神——大仁大爱大情大义。陈宝国饰演的“一代宗师”贺焰生,继承了祖传的烧窑技艺,他最大的梦想就是打破自古以来“钧不盈尺”的宿命,烧出一尊钧瓷大鼎,来告慰祖宗。就是这么一个普通的手艺人,却因战争被推到了时代的风口浪尖。面对日本人对钧瓷的贪婪,贺焰生抱着对祖宗的誓言与责任,用拳头将各种威逼利诱拒之门外,堪称十足的“精神硬汉”。剧中,贺焰生数次遭受酷刑考验,但从未让“龙凤盘”落入他手,也不曾将钧瓷大鼎拱手相让,他的倔强激起了乡亲的爱国心,也阻止了日本人企图“精神征服中国”的阴谋。他对传统的坚守,在亲人看来虽是冥顽不灵,可对照当下中国文化断层现象,又不禁让人无限感慨,因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离不开像贺焰生这样的“傻瓜”。
除了重情重义的贺焰生,剧中的其他人物同样出彩。在国难家难当头之际,他们拒绝苟且,用义气与豪气向世人证明何为大河精神。
俗话说,士为知己者死,在贺焰生、叶鼎三等人看来,知己首先代表着自己的儿女,因为他们的儿女,已经把自己的命运与他们的命运紧密相连,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同时,他们的知己也是他们身边的这条大河,即以这条大河为代表的这个民族,为她粉身碎骨——值!除了这些,大河儿女们对技艺的不懈追求,同样令人钦佩。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影视剧为自己贴上了“美剧标签”,它们的制作费用多半不菲,演员阵容大多强大,再加上一两个名导演和名编剧组成幕后阵容,从而催生出许多视效华丽、场面恢弘的荧屏大剧。起初,观众对这些“穷奢极欲”的视觉盛宴趋之若鹜,但随着欣赏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观众开始回归理性,他们渴望真实的情感体验而非“不作不会死”的人物性格,他们渴望贴近生活的故事而非天马行空的幻想。总之,观众对于电视剧的要求变得愈发高,不仅是娱乐放松,更要以情动人,不单是惊险刺激,更要言之有物,为平凡生活带来温暖和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