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状况
1、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增速低位徘徊。今年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199.43万吨标准煤(含邓州),同比增长1.9%,较1-2月能源消费增速低近两个百分点,居全省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增速第9位。
从分行业看,35个行业大类中12个行业能耗下降,其中影响较大的有石油及天然气开采业受中国石化集团河南石油勘探局影响下降1.91%、纺织业受河南新野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和新野县华星棉纺织有限责任公司的影响,能耗下降2.78%、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受淅川县九信电化有限公司、淅川县中星化冶有限责任公司桐柏县海晶碱业有限责任公司、乐凯华光印刷科技有限公司、南阳市明东化工有限公司五家企业影响,下拉化学工业能耗下降10个百分点,致使能耗下降7.26%。由于以上三个行业能耗下降,下拉全市规模以上工业能耗增速1.35个百分点。
2、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不明显。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增长1.9%,工业增加值增长8.5%,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6.05%,降低率比前两个月高2.44个百分点,仍低于全省的降低率7.91%的平均水平,低于去年同期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率8.93%的水平的2.88个百分点。但由于今年工业生产经营形势的不尽人意,工业增加值增长较缓,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幅度不明显,居全省18市地的18位。
从分行业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率情况看,35个行业大类中,有21个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其中降幅较高且影响较大的行业有: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降低率为16.38%、非金属制品业降低率为9.86%、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降低率为12.98%、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降低率为71.86%。但电力、热水生产及供应业的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上升4.15%,直接影响全市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的下降幅度。(见附表一)
3、全市电力消费同比微降。受经济形势波动影响,今年一季度全市电力消费(电业局)为532180万千瓦时,同比下降0.05%,其中工业用电量360504万千瓦时,同比下降2.7%。影响工业用电量增速下降的主要行业有:纺织业用电量23454万千瓦时,同比下降17.7%,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用电量29317万千瓦时,同比下降13.0%,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用电量33769万千瓦时,同比下降4.8%,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用电量56459万千瓦时,同比下降22.9%。此四个行业累计用电量142999万千瓦时,同比下降16.36%,下拉全市电力消费5.25个百分点,工业电力消费7.55百分点,成为工业电力消费增速下降的主要原因。(见附表三)
4、分县区能耗增减变动幅度较大。从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能耗统计情况看,全市16个汇总单位中,能耗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的有6个县区,分别是卧龙区8.84%、方城县5.62%、西峡县4.12%、镇平县2.81%、桐柏县3.37%、高新区29.5%,其中高新区能耗增长较快主要是受南阳热电生产增长的影响,该企业至本月发电量同比增长36.7%,能耗同比增长30.8%;低于全市平均水平的有10各县区,分别是宛城区-2.4%、南召县-3.15%、内乡县-1.47%、淅川县-4.65%、社旗县-37.62%、唐河县-5.4%、新野县-1.54%、官庄工区-1.93%、新区—55.75%、鸭河工区1.57%。其中能耗同比下降较多的社旗县受赊店老酒股份有限公司耗能产品酒精及饲料生产全线停产影响,南阳新区主要是由于有4家企业关闭停产,其中南阳环宇玻璃有限公司因锅炉检修,今年1-3月份暂时停产造成能耗大幅下降。(去年能耗2381吨标准煤)(见附表二)。
二、全市能源消费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能源产品结构单一,对煤炭等依赖程度较大,不利于能源消费结构优化和大气环境污染防治等问题的解决。长期以来,全市能源产品结构单一,初级能源品种在全市能源消费中所占比重大,利用率低,能源消费主要以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为主。2014年一季度全市煤炭消费比重约为67%左右,并有继续增长的可能性,这对全市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和防治大气污染等产生不利影响。
(二)产业结构偏重,高耗能行业用能比重偏高。产业结构偏高,是影响全市节能降耗工作的重要因素。2013年全市重工业能耗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比重的89.04%,但其工业增加值仅占全部的62.1%;其中六大高耗能行业能源消费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能耗的78.3%,用电比重占全部工业用电的57.2%,而其工业增加值仅占全部规上工业增加值的32.0%。这种高耗能产业结构必然导致能耗水平居高不下,单位GDP能耗下降阻力加大。
(三)节能降耗空间不断缩小。随着近年来全市节能降耗工作的深入开展,监测力度的不断加大,企业节能技术的更大范围推广,落后产能的逐步淘汰,耗能设备的进一步更新,使得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节能降耗压力加大,节能降耗的空间日益缩小。
三、全市节能降耗的对策建议
目前,南阳市正处于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南阳主体区的关键时期,随着我市面临的宏观经济形势更为复杂严峻,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全市能源需求刚性增长,使得能源供需矛盾更加凸显,节能降耗工作将面临全新挑战。
(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结构节能,保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和完成节能目标任务作为重要手段,加快推进全市工业向特色优势型、循环利用型、创新驱动型转变;积极发挥投资对调整结构的导向作用,以投资促结构调整,加大技术改造力度,进一步延长产业链,发展精深加工工业,提高附加值,降低能耗,鼓励和大力发展低耗能的轻工业和第三产业,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从而推进全市节能降耗工作取得成效。
(二)持续抓好重点耗能行业和企业的节能工作。持续加强对重点耗能企业的节能降耗管理,是降低全市工业能耗总量和单位GDP耗能水平的关键。以高耗能企业为重点,加强督导,促其加快技术改造步伐,督促企业把目标责任落实到具体的措施之中,加快节能项目建设,全面推动节能降耗工作。
(三)大力开发新能源,充分利用清洁能源,改变能源消费结构单一的现状。加快新能源开发,充分提高新能源、清洁能源的使用强度,一是在农业、服务业、居民生活领域,充分开发利用太阳能、地热和沼气等可再生能源;二是充分利用风能资源丰富的特点,大力发展风力发电;三是加快生物能技术的开发利用,降低能源消耗。
(四)加强宣传,增强全民节能意识。节能工作涉及千万企业,也涉及千家万户,工业企业固然是全市节能工作的重点,是完成全市节能目标的关键,但全市城乡居民的生活用能也是节能不可忽视的方面。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庭用能也会呈现刚性增长的态势,必须加强节能宣传,提高全民的节能意识,形成全民参与节能的氛围,为全市节能工作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