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牡丹”孙志武

2015-03-25 15:07:10   来源:南阳晚报   评论:0 点击:

[摘要]在南阳,有一个专画牡丹的画家孙志武,看了他的画,不少人会说“他的牡丹是活的”。

    365滚球投注讯  在南阳,有一个专画牡丹的画家孙志武,看了他的画,不少人会说“他的牡丹是活的”。
  
  一个偶然拜师大家
  
  孙志武能把牡丹画活,源于他有一个名师王金寿。
  
  1962年,孙志武正在上小学。就在这一年,一个画家下放到他的家乡——桐柏县埠江镇孙庄村。这名画家就是曾任成都美术学院教授的王金寿先生。
  
  名家的到来给爱画的孙志武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一有机会他就看王金寿画画。
  
  王金寿见他对画画有兴趣,就默许他跟着学。半年过后王金寿正式收他为徒。
  
  在以后的岁月里,孙志武专攻写意牡丹。他研摩赵子谦、吴昌硕、任佰年和齐白石、王雪涛等大师的牡丹画,从名家作品中汲取营养丰富自己。
  
  经过几十年的积累,孙志武的写意牡丹到了怒放的季节——他先后被聘为南阳市书画院院士、南阳市书画研究会秘书长、河南省美协会员、中国书画院院士等,还经常受邀到广州、北京、南京、西安、武汉、天津等地授课。
  
  精气与神气的契合
  
  孙志武说,写意画追求的是自然的精气和创作者神气的完美契合。
  
  这些年,他坚持在自然中接受启示,在感悟中提炼经验,形成了自己的绘画风格和独到的用笔技巧。他总结出1+2或2+1式的“三笔”构图法,无论牡丹的花瓣、花朵,还是花蕾、枝叶三笔即成,明快而生动。
  
  如何通过水墨的干湿浓淡、颜料的浅重明暗来展现牡丹的灵气,这里边有很多技巧。他边画边说,“有湿就有干,有疏就有密,有明就有暗,有近就有远……有时笔断意连,有时露而不透……这就要看创作者如何去融会贯通,如何去把握运用”。
  
  “小道理”与“大道理”
  
  关于中国画,孙志武讲了他的一个“小道理”和一个“大道理”。
  
  孙志武说,“画为家居,此为小道理”。他觉得,一幅美术作品有蓬勃的朝气、灿烂的阳气、吉祥的福气、和谐的运气,才可以养眼。“目明则心爽,心爽则气顺,气顺则有益于身心健康”。
  
  “画为祖国,此为大道理。”孙志武认为,“一个不热爱祖国和家乡的画家,不是一个好画家。”
  
  因出身农家,孙志武的写意牡丹被誉为“农家牡丹”,这些“牡丹”阐释着他的“大道理”和“小道理”,一幅幅描绘家乡、歌颂祖国的“牡丹图”,不仅老百姓喜欢,藏家也爱,专家也给予肯定。他曾先后多次参加全国性书画展,并获各类大奖16次。他的《春满神州》被央视书画频道作为精品点评。
最新新闻
经济动态
创业新闻
商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