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仁清的老伴儿叫李秀梅,今年73岁,老两口有4个女儿、1个儿子,现在他们俩就住在儿子的旧土坯房里,生活温馨而幸福。说到以前的事,魏仁清显得很自豪,他微微笑着说,做个好人,做好事帮人,那是从小就开始的——
魏仁清14岁时,在南召三岔口街学理发,当学徒,在那儿住着学了三年。三岔口街两边是两条大河,当中还有一条小河。一次,涨大水,三岔口满街都是水,水来势急、来势猛,很多人都被冲到水里。
魏仁清说他当时也在水里,正不知所措,听到不远处有个女的“娃——娃——”的哭喊,魏仁清一扭头,看到有两个小孩顺水从上边漂过来,便不顾一切上前,一个胳膊夹一个,把这两个小孩救了起来。他说,当年为救那两个小孩,自己也呛了几口水,幸好孩子都被救上来了,都没事,孩子的家人那是十分感激。“好几年前,国道207修路,当年被救起的小孩在这边干活儿,知道我在这里住,还特意过来看我……”说到这里,魏仁清觉得很满足,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
除了大水中救人,魏仁清对流浪乞讨的“叫花子”也特别有感情。遇到沿路乞讨的流浪人,魏仁清总是伸手帮一把,管饭、管住,有时还给钱。
魏仁清有5个孩子,那些年,他家经常缺吃少穿,几个孩子吃不饱直喊饿。魏仁清的老伴儿李秀梅说,那些年,俺们家也缺吃,但老头子总是好管些“闲人”。“对着讨饭的,别人都不理,嫌脏,他管吃还管住!”
李秀梅说:“当年孩子们都饿着,来个讨饭的,人领回来了,我就做饭,饭好了先让人家吃饱再说自己。孩子们有时就饿着,或是将就一下。人家吃,孩子们哭闹了,我就把他们领到外面去。”“当年有个老婆婆,来时很瘦,在家里住了将近半年,走时人变胖了。”“说到帮助讨饭的,村里人都知道魏仁清乐善好施,一有讨饭的人,村里人就介绍到他家里来……”说到这个,魏仁清笑了,他轻轻地说:“这叫积福,操个好心总比坏心强!”
在当地,村民们都知道魏仁清是个热心肠。多年前,魏仁清在路边盖三间草房,开个蒸馍店,他说,不要钱的馒头不知道送出去多少,有的是要饭的,有的是过路的。“自己帮助这样的人,是再正常不过了,多少年都已经习惯了。”山里一下雨,村里有的路段就会被雨水冲得坑坑洼洼,魏仁清是个眼里有活儿的人,一看到道路上有个缺口,他就会用铁锹修补平整。
魏仁清会理发,以前每理一个人,都是块儿八角的,他给人理发从不讲价钱。有钱也理,没有钱也可以理,村民过意不去,都会多少留下几个钱。有时,魏仁清遇到需要理发的村民,还会主动给人修剪。魏仁清说,自己是个普通人,没多大本事,能为乡亲们做点事,心里很满足,也很高兴。
魏仁清还擅长捏筋骨,伤了筋骨,胳膊脱了臼,或是扭了腰,村民们都会慕名而来,魏仁清总会热情帮助,矫正完后,分文不取。有的村民筋骨扭伤,疼得直冒汗,三下五除二,等被魏仁清捏好后,他们会送上礼物表示感谢,结果,魏仁清都把人挡在门外。魏仁清说,咱是免费帮人家,不图钱财的,收人家钱物那味道就变了。采访中,魏仁清说,他活这一辈子,记住一条那就是:积福办好事,这样心里才安生。
(镇平 赵保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