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农民摇身变网商

2013-09-26 07:45:24   来源:   评论:0 点击:

[摘要]浙江农民摇身变网商

  
        每天下午,浙江义乌青岩刘村的街道上都是格外寂静,各间民房门户紧闭。
  
  这个村庄并不是萧瑟。在一幢幢民房底层的仓库里,一群人正忙着填单、打包……
  
  仓库的货架上堆得满满当当,全是货物。仓库里的电脑上,时不时传来阿里旺旺“叮咚”、“叮咚”的消息提示音。这个被誉为“中国淘宝第一村”的小村,已经丝毫不见乡土气息。电子商务使它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
  
  青岩刘村原来只有1500人、200多幢民房,现在却容纳了近万人。就是这个不起眼的小地方,开出了近2000家淘宝网店。“亚洲最大的网络零售平台”淘宝网近1/10的金冠店来自这个村子,而“金冠”意味着一家网店的交易量超过了50万笔。
  
  与中国农村传统的“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刚好相反,这里的村民已经习惯了“昼伏夜出”。越来越多农民的日常工作就是——对着电脑、轻点鼠标,借助互联网做生意。
  
  上午10点,村里人才陆续起床,整个白天都窝在电脑旁接单。到了傍晚,几十家快递公司统一出动,到每家每户门口取件。村民这才涌出家门,开始装货,发货的热闹景象一直持续到晚上八九点。
  
  发货结束后,各家的淘宝网店就迎来一天的销售最高峰——网店客服朵朵介绍说,他们的工作时间就是和上班族倒着来,从晚上8点到次日凌晨2点的交易量至少占每天交易总量的七成。
  
  义乌江东街道电子商务协会秘书长刘文高告诉记者,从2005年完成旧村改造后,青岩刘村就闲置了大量的民房,加上毗邻义乌最大的江东货运市场,进货渠道便利,许多网商就选择在此“安营扎寨”,此举也引来当地的村民纷纷效法,淘宝网店逐渐在全村遍地开花。同时,与淘宝网店相对应的网页制作、广告、印刷、包装材料等电子商务一条龙的配套产业也逐渐兴起。
最新新闻
经济动态
创业新闻
商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