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这里有全国规模最大、品种最全、主机配套厂家最多、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最高的汽车水泵专业生产基地,这里有河南最大的现代陶瓷产品生产基地、酒类包装产品生产基地······
这里有令世界同行仰慕、拥有国内外庞大专业技术团队和1000余名本科以上大学生团队支撑、享有国家30多项专利的牧原集团研发中心;这里有填补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的无氯漂白草浆、环保型无石棉抄取板材和密封垫等10多种高科技产品······
这一切的一切,它确实就发生在曾经是“宛西洼地”的内乡。
“实现跨越发展,必须用创新的理念去驱动;打造经济高地,关键要走未曾走过的路。”内乡县委书记全新明说,“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发挥市场对各类创新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这对我们来说极具启迪意义,我们将用‘内乡的创新’,来推动‘创新的内乡’。”
因为创新,内乡县产业集聚区继2011年获得“河南省最具产业竞争力集聚区”称号之后,日前又获得了“河南省最具创新型产业集聚区”的称号。
这是对“内乡的创新”的褒奖,更是对“创新的内乡”的深切期望。
打造创新平台
集聚创新要素
冬日的内乡,到处是红红火火的施工和生产场面。美丽的湍河东岸,一幢幢现代化厂房林立。内乡,这个昔日落后而贫穷的地方,正升腾着创新驱动带来的希望。
近几年,内乡人致力把产业集聚区建成自主创新的“强力推手”,搭建起创新的平台,集聚一切创新要素。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坚持多管齐下,多措并举,创新推动,充分发挥投资融资平台作用,把资金重点用在产业集聚区重点工程建设上;将全县重点城建工程与产业集聚区建设结合起来,不断完善集聚区城市功能,提升承载能力;探索采用BT模式,借助外力快速发展;组织相关部门认真研究国家投资政策,争取项目,以项目建设推动产业集聚区发展。同时,县政府采用财政贴息的办法,支持职能部门拓宽融资渠道,从而使更多资金流向产业集聚区,4年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76亿元。
内乡县把开放招商、主导产业培育、完善功能作为突出抓手,强力推动产业集聚区向更大规模、更高水平迈进。2013年预计实现营业收入66.74亿元,安排就业13600人,实现税收2.23亿元,主导产业企业占入驻产业集聚区企业的75%,主导产业投资占全部投资的80%以上,主导产业税收占全部税收的78%以上。
在产业集聚的基础上形成创新载体功能,既是继承,又是创新。目前,内乡产业集聚区已成为河南重点产业集聚区,已涌现出了流体密封材料工程技术中心、薯类淀粉加工工程技术中心、工业炸药工程技术中心等一批创新载体研发平台,挂靠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86个,引进高级职称技术人员和专家200余人,完成协作项目50余个,研究开发新产品70余个,引进消化吸引再创新高新技术30余项。目前,全县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占工业总增加值的26%,较3年前增长9个百分点。科技进步对县域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达到49.3%,比3年前增长了5个百分点。在2012年全省产业集聚区综合排名中,该县位居第65位,较上年上升了34个位次。
创新发展模式
做大产业集群
内乡县产业集聚区办公室主任张静涛是该县产业集聚区成长、发展的见证者。
“几年前,投资者来考察投资环境,找不到一个像样的平台。如今可好了,产业集聚区就像一块磁石,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客商前来考察,也吸引着一批又一批好项目落地生金。”张静涛说。
内乡县创新发展模式,按照“四集一转”(项目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带动农民向产业集聚区转移)的总体要求,坚持围绕主导产业拉长产业链,从项目招引到政策配套,从基础设施建设到组织生产要素集聚,从完善集聚区功能到安置转移就业,倾全县之力扎实稳步推进,从而保障了主导产业的迅速集聚。
内乡县把规模大、竞争力强、成长性好、关联度高的机械电子、新型建材作为主导产业,扶持其做大做强。机械电子产业,按照“上游招下游”、“下游引上游”、“补齐产业链”的思路,依托现有龙头企业,积极开展产业链招商,形成了“招一个、引一串、带一片”的链式效应。围绕飞龙“双千万”这一龙头企业引进配套项目,成功上马了投资6亿元的天一密封、投资1.7亿元的国宇密封、投资3.8亿元的特种电机铁芯、投资3亿元的涡轮增压排气歧管毛坯、投资1.1亿元的宛泰粉末冶金等多个超亿元项目,形成了汽车零部件铸造——生产——密封相配套的产业链。目前,内乡已形成了集生产车用水泵、排气管、油封、密封条、各类密封件产品为主导产品,在全国有影响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加工基地。
围绕新型建材产业发展,该县重点突出以商招商和委托招商。县委、县政府抓住闽商抱团发展的特点,及时出台优惠政策,委托相关企业代表县政府到闽南一带开展以商招商,实现由“外出招商”到“开门迎商”的重大转变,使1名客商原本在内乡投资建设的一个项目,最终带来了多名客商投资多个项目的“团队投资效应”。目前,由闽商投资建设的鸿润建材、明超岗石、如意岗石、宸发岗石等投资超亿元项目已经建成投产,投资20亿元的晋成陶瓷项目一期已于2013年10月份投产。该项目3~5年内将形成产值100亿元、在全国有影响的新型建材基地。
引导扶持培育
力促创新转型
内乡县决策层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主体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组织政府部门全力做好引导、扶持和培育工作,把创新转型的着力点放在重点项目和企业上,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争取让国家级“智囊库”立足内乡,直接参与企业研发竞争,给企业注入了顶尖的创新原动力。
“南阳飞龙”产品目前在国内市场占有份额已达30%。该项目之所以能在短短三四年时间内就赢得国内汽车制造商的青睐,源于他们的“新”水平。该公司坚持依靠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的理念,紧紧依托业内唯一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研究开发了电磁水泵、硅油水泵、高镍铸造排气歧管、不锈钢焊接排气歧管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8个,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大幅度提高了我国汽车水泵和排气管行业的科技创新水平。
“内乡仙鹤纸业”是河南造纸行业先进企业,公司三期工程完成后将形成年制浆30万吨、造纸50万吨的国内特大制浆造纸企业。2008年,政府牵线,公司与华南理工大学合作攻关,共同研发出的TCF全无氯漂白草浆生产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公司又利用草浆全无氯漂白清洁生产新工艺,研究开发出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溶解浆,把麦草漂白浆和龙须草漂白浆从单一的造纸原材料延伸成了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工等领域的溶解浆,从而把普通浆变成了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特种浆,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创新服务方式
带动项目建设
李景三是内乡人,改革开放初期就到深圳打拼,成为当地电子制造行业领军人物之一。深穗港内乡经济发展促进会成立,李景三被推选为会长。内乡县委常委、县政府常务副县长李显庆作为县里派往深圳的代表,与在这里创业成功的老乡们深层次接触,以期引凤还巢造福家乡。
李景三从李显庆对老乡们项目的执着服务上感受到了家乡父老对项目的渴望,带着老乡,也带着项目回乡。在进行了6天的深入考察了解后,投资3.8亿元的鹏翔科技电子项目在家乡正式签约,在签约20天后,该项目正式开工奠基,三个月项目一期工程标准化厂房封顶,四个月开始安装调试设备,不到五个月时间,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注册的“希沃”牌商标手机就下线进入流通市场······
该项目目前是全市规模最大的电子科技项目,年可生产手机500万部、电脑类30万套、电源类800万件。2013年即可实现产值2亿元、利税3000万元。
鹏翔科技项目在眨眼间落户湍东镇辖区内的县产业集聚区,这对该县项目服务水平无疑是一个严峻考验,因为他们首先要面对的是两家小企业和30多座坟墓的拆迁。但出乎意料的是,10天之内,全部拆迁完成。
“这里面有一个创新方法的问题,因为我们对项目提供的是服务,对拆迁户提供的也是服务,只要服务到位,方法措施到位,拆迁之难就迎刃而解了!”产业集聚区所在地的湍东镇党委书记常松郁如是说。
内乡人创新服务的执着,卓有成效带动着项目工作。落户内乡县产业集聚区的项目,80%都实现了当年开工、当年投产、当年见效。企业感受着全新的发展环境,在内乡不但扎根、发芽、结果,而且不断扩大其投资规模。晋成陶瓷项目一期原计划上马一条生产线,现正在上马第三条生产线;“南阳飞龙”接连上马了六期项目。至目前,产业集聚区已入驻项目89个,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5家,在建项目23个,亿元以上项目41个。
畅通人才渠道
汇集八方精英
政府引进一个人,一个人引进一群老板;一个人引进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带动一条百亿元的产业链。内乡,正在用人才,用项目,关键是用创新创造着创业崛起的神话。
秦英林,大学毕业返乡创业,从22头猪养起,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猪业生产的神话。他创办的“河南牧原”,每年加工饲料50万吨,出栏生猪100万头,屠宰加工生猪100万头。公司的跨越发展,透视着秦英林的科技创新理念。公司拥有两个专业实验室,对猪病原理、猪疾传播与控制进行专业化研究;拥有4个公猪研究站,对猪群性能进行长期持续的测定,研究育种技术。公司研究出的自动供料、配料技术,均居国内外先进水平。公司目前已获得国家专利30多项,是国家级原种猪场、国家生猪活体储备基地、国家星火计划项目承担单位、国家生猪试验站等。
郭建森,年轻阳光,理念超前。在外创业成功后带项目驻扎内乡产业集聚区。他用高端定位理念,3年时间,先后投资4.2亿元,引进安装了世界上最先进、全省独一无二的曼罗兰六色UV印刷机等多台(套)设备,建起多项全自动印刷生产线。
还有,孙耀忠,“南阳飞龙”的领军人物;王虎栓,“国宇密封”的当家人;王保利,鸿也鑫公司的创始人······一大批创新型人才把自己的数亿元甚至几十亿元的资金投入到这里,以期给自己,也给内乡百姓带来更多的财富。
“人才多的地方,发展最有希望。如今的内乡,人才集聚,项目扎堆,正成为创新创业人才汇集的地方。”内乡县县长李长江对内乡的发展充满自豪和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