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悔青春努力拼搏
刘甲征,桐柏县平氏镇北东村人,尽管只有31岁,但微黑的脸庞上透着睿智与坚毅,他乐观,豁达,爱笑。10余载的时空转换,留下了一个农民自强不息的前行足迹。1997年,刘甲征初中毕业,家境贫困,学业无以为继,家里人多地少,无其他经济来源,倔强的他决意走出家门。他带着家里借来的100元钱,一路辗转来到深圳。“都市繁华美丽,却没有我的一立足之地。”个子小、没有学历没有特长、没见过世面,在看似满地是机遇的深圳,他却总被拒绝于就职大门之外。他只有寄同乡篱下,有时以桥洞为家,但他愈挫愈奋,他更加坚信打工之梦。
刘甲征先后做过发传单员、业务员,他白天忙着奔波,晚上睡地板,一个人跑单、拉货、送货。结果却还拿不到工资,老板精严苛克。后来在一家宾馆当勤杂人员,凭借着勤劳、聪明、灵活和农村人特有的吃苦耐劳、踏实肯干的劲头,他所分配的活都扎实快速完成,还帮忙干其他活。后勤采购人员喜欢上了这个小个头青年,在后来的工作中带着他,他买的货总比别人买的便宜一点,被主管知道后,调他到采购部。那里的6个采购全是大学生,没人瞧得起他。一次他又把采购物品与采购单进行实物核对时,一个大学生嫌他太认真,竟将他大骂一顿。还有一次还无故被人捉弄摔倒在地。接二连三的事情激发了他的开始自学市场营销,经济核算,企业管理,苦练粤语、闽南语,刘甲征就这样逐渐被人认可。两年后,他被另外一家餐饮老板看中,做宾馆主管,月薪5000元。在工作中,刘甲征积累了掌握了大量了业务知识,通过一大批客户真情交往,也渐渐熟悉了各种业务,工作做的越来越好,月薪逐步增涨,就这样他攒取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再后来,他先后又到广东、广西、福建、山东、安徽等地,积累着创业资金和人生经验,踏踏实实地努力拼搏,注写青春的华章。
活力青春激情创业
2009年底,刘甲征回到家乡,一个偶然的机会,刘甲征获知当前平氏镇党委、政府正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大力扶持青年回镇创业办厂,鼓励年青人为家乡做点贡献,刘甲征萌发了回家创业发展的念头。他决定趁着当前政府大力倡导之际大干一场。主意定后,他激情满怀与家人商量,把自己多年积蓄拿来发展生产石磨面粉。家人一听吓了一跳,好不容易过上安稳日子,又要操心折腾,坚决不同意。他没有气馁,他笑容满面着耐心细致地给家人做工作,大家见拗不过,也就只有放手依了他。对于当年的他来说,打工是迫不得已的选择,在长期从事餐饮服务业的过程中,绿色食品理念早已潜入心中。一次在肥沃的小麦地里,听着家乡人议论咱这里的土地就是长小麦好、产量高,机械化作业也不费事就是价钱不高。他脑中“商念”一闪:依托家乡小麦,做“绿色”石磨面粉,提高乡亲收益。说干就干,于是他不断收集市场信息,在网上查询相关资料,他一个月不下10次穿梭于省里、市里。2010年3月,刘甲征积极熟络人际关系和个人筛选瞄准了河南省“三农“项目,经过反复斟酌最后选定省农科院石磨面粉项目。据了解面石磨面粉机生产的面粉通过低温低速研磨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小麦中的蛋白质、面筋质、胡萝卜素、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维生素B1、B2等各种营养物质,特别是石磨面粉机磨制的面粉中的胡萝卜素和维生素E是钢磨面粉的18倍。它的低速研磨特点又保持了面粉的分子结构,无需任何添加剂。在煮面的时候,石磨面粉的面汤颜色呈淡黄色,而其它含有添加剂的面粉面汤颜色呈白色。因此,石磨面粉保留了小麦的原汁原味,用石磨面粉制作的各种面食口感柔韧、麦香浓郁、营养价值更高,是真正天然绿色的健康食品。
干事容易创业难,创业初期则是最难,刘甲征决定创办石磨面粉厂,镇党委、政府、村两委给予极大认可和鼓励,在征地、水、电、路建设方面积极协调,这使刘甲征更坚定了创业办厂的信心。于是他大刀阔斧,一方面做好厂房、车间建设工作,又马不停蹄地到省、市、县咨询有关政策,以及办厂的相关手续,另一方面,还迅速学习石磨面粉知识和技术。在建标准厂房期间,他连续一个星期没有睡过囫囵觉,严守质量,嗓子说哑了,嘴起泡了,眼熬肿了,但是看到厂房建起了,事业终于迈出实质性的一步。厂房建好了要更进一步学好碾磨面粉核心技术,确保面粉质量。他3次到山东、2次山西参观考察,又在新安县绿源石磨面粉厂实地学习了2个月。2011年3月,石磨面粉正式试生产。在生产中他严把源头质量,一是严把优质小麦原料种植关。坚持“标准化种植,有机化管理”的原则,通过“订单式”种植、全过程监管,确保优质小麦质量。目前,已有桐柏县平氏镇的2万亩优质小麦基地,纳入的订单管理范围,这也是全市千亿斤生产粮食基地标准化种植示范区。二是严把原料进厂关。坚持选购唐河、内乡优质小麦进行精选,分级后储存,采用常温保存等措施,有效防止小麦品质的劣变和细菌的滋生。当第一批“绿色”石磨面粉生产出来后,邀请省级市专家亲临指导面粉检验,经检查结果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钠、钙、铁7项指示比例,全部合格。这一步,是他激情全身心的付出和160个日日夜夜步步研究细磨的结晶。他对他的“绿色”石磨面粉犹如期盼新生儿一样期许。这期间有大伙的鼓励和期许,更有别人的冷嘲热讽,一路走来走得格外艰辛。但他常笑着说:“青春无极限,开弓没有回头箭,能这样用年青的心,满身的劲,满腔的热情的在家乡做事很有意义。”
“诚信是金,质量是命”,刘甲征把绿色环保石磨面粉质量看成生命一样重。在生产检验达标后,他依旧疾风快步,做产品达标证件办理。先是整理报送石磨面粉基础资料,光资料整理120页,50余项。在报经县农业、食品部门后,又多次往返南阳、郑州、北京上级部门,审核修正,食品监测相关严格的过程就用了三个月,各项相关流程、指标全部详熟于心,在省、市、县严格把关后,2012年3月经过国家质检局最后审批,终于拿到国家质检局颁发食品安全许可证,60多天的奔不停奔走,就是赢取“质量”这块金牌,他的行程达上万里。2012年3月27日,经过两年的摸爬滚打,刘甲征投资200万元石磨面粉厂隆重开业,全厂占地6660平方米,生产石磨面粉生产线全面开工,日产10吨,年产3000吨,解决当地人员就业15人,成为平氏镇民营工业园区第一入驻企业,为全镇树立了青年创业典范。
石磨面粉正式投产以来,开足马力生产。刘甲征不断的跑市场,宣传绿色饮食理念,推介石磨面粉。2012年底,河南省三家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常有福带队来到桐柏,对工艺技术、生产现场,文化及管理给予高度评价。常主任坦言:“我之所以看中宛丰香牌石磨面粉就是因为石磨冷磨面粉原汁原味,品质卓越,它是真正的让老百姓放心的绿色面粉!”产品的质量印证了他的判断,石磨面粉销路很好,这一年厂里毛收入达400多万元,实现利税达200万元,促进了地方经济增收。
闪亮青春回报社会
生产宛丰香牌石磨面粉,刘甲征只是小试牛刀,他开始筹划更大的投资行动。2013年初,刘甲征牵头辐射北东村、平南村20余户,筹资1000万元建立了桐柏县长寿面粉加工专业合作社,带动周边群众共同发展。一是通过运作采购优质小麦种半价派送给群众;二是签定涉及北东、平南、雷庄、新庄等周边村2000亩以上小麦种收合同,按至少高于市场1~2分价格收购小麦。三是运作品牌效益,成立公司,宣传文化概念,积极依托合作载体,用有效的有限条件,切实做好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深加工。
“我们要不断的提档升级,让消费者认可产品,在生产过程中送生产制作光盘,对绿色饮食做全面详细的讲解,让大家吃好,吃得懂,吃得值;下一步要根据石磨面粉生产培养一批对精粮产品深加工等方面具有丰富经验的专业技术研发队伍,继续做大做强绿色石磨面粉产业”,对于明天的设想,他在爽朗笑声中一一道来。
做事业就是要用心做人,用心做事,做好心好事。做好企业管理的同时,他还热心参与社会公益,平氏镇红色文化古峰山遗址修建改造,他毫不犹豫捐赠5000元;同时尽可能用自己有限的能力做好贫困群体的帮抚。80多岁的孤寡老人张秀粉老奶奶是他常牵挂的人,每年的春节他都送去面粉,钱,用热情洋溢的青春温暖着孤寡老人;北东村周莹,单身,大儿子上高中,小儿子上小学,家庭困难,刘甲征知道这一情况后,及时安排在石磨面粉石上班,合理摆布上班时间,使周莹有了除照顾家庭还能在自己门口有一份收入,仅2012年她就增收8000余元,她感激涕零。扶危济贫,排忧解难,像帮助她这样的还有很多……
刘甲征很平凡,但青春热情的他,热爱农村这片天地,他常说“我要为家乡的建设和稳步发展贡献我的青春、才智和汗水,我要真正把“绿色”面粉做好闪亮火红青春,成为一名永不知倦的舞者,舞动在家乡热土,为家乡建设增智添力。”
桐柏县宛丰香石磨面粉厂简介






桐柏县宛丰香石磨面粉厂位于桐柏县平氏镇民营工业园区内,是入驻该园区的第一家企业,占地10余亩,2011年由外出回归人员刘甲征投资兴建。该石磨面粉厂倡导绿色环保饮食理念,采用传统石磨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低温生产,不破坏优质小麦所含各种营养成分,生产出的面粉具有生态环保、绿色健康等特点,深受广大众消费者青睐。
企业创始人刘甲征致富不忘带动当地群众发展经济,2012年筹集资金200多万元,创办了桐柏县长寿面粉加工专业合作社,对会员推行提供优质小麦品种、无偿提供技术指导、高于市场价回收小麦等优惠条件,吸收会员50余户,推广优质小麦种植。同时积极探索使用石磨新技术进行面粉深加工和杂粮加工,拉长生产链条,促进了生态高效农业发展。目前,桐柏县宛丰香石磨面粉厂进入正常化、规范化运营中,实现年产值150万元,利税4.8万元,为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增收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