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人才回归全民创业 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2013-12-20 08:43:56   来源:南阳日报   评论:0 点击:

[摘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后,社旗县紧紧围绕“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这一中心,通过营造氛围,优

                                              

                                             

  创新人才工作提供智力支撑
  
  社旗县中青年干部在南阳师院接受专题培训
  
  创新人才工作提供智力支撑
  
  李店镇丙玉合作社社员在收获反季节蔬菜
  
  创新人才工作提供智力支撑
  
  社旗县委常委、组织部长杨振中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后,社旗县紧紧围绕“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这一中心,通过营造氛围,优化环境,建立机制,不断创新人才工作,推动科学发展。
  
  营造人才工作氛围。社旗县紧紧围绕“人才是第一资源”这个主题,进一步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扩大开放,不断营造人才回归全民创业氛围。一是建立健全在外人才信息库。在建立人才库工作中,采取“一上报、二对照、三核实”措施。先由县直各单位、各乡镇搜集辖区内在外人才信息,及时登记上报,县委人才办将各单位上报的在外人才信息按区域或类别划分后造册汇总,在县处级以上领导中传阅、征求意见,最后组织专人逐人核对。通过打一个亲情电话、发一个祝福短信等形式对入库人才信息及时做好更新,确保信息统计真实无误,便于查询联络。二是搭建好媒体、网络平台。依托广播、电视等媒体平台,开辟“天涯海角社旗人”、“回归创业社旗人”等专栏,多形式宣传报道返乡创业典型人物和社旗籍在外成功人士,营造全社会尊重回归人才的良好氛围。三是开展社旗籍在外成功人士或具有较大影响力人士回乡团聚的社旗在外人才座谈会、联谊会、团拜会等“在外人才社旗行”活动。通报社旗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增强其返乡、助乡发展的信心,从而吸引在外优秀人才回归、资金回归、技术回归和信息回归,开创“活动搭台,人才唱戏”的新局面。
  
  创优人才工作环境。一是创优政策环境。紧紧围绕食品、机械制造、电子信息三大主导产业,在项目供地、税收、水电、职工住房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二是创优服务环境。为加强交流,拉近感情,县级领导干部每人联系10名、各乡镇和县直窗口单位一把手每人联系2~3名在外创业成功人士,经常同他们保持沟通和联系;贴心服务,真情打动,在回归创业人才兴办企业、领办创办农村专业合作社的过程中,县乡村三级干部全程跟踪帮办,提供“保姆式”优质服务。同时,在县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建立人才回归服务窗口,为回归人才提供全方位服务。
  
  建立人才工作机制。不断创新完善体制机制,打破体制壁垒,最大限度地实现人才回归,带动全民创业。一是完善服务机制。开展“一站式”、“保姆式”服务,对回归人才创办的企业在申办、建设、投产过程中,推行联合审批,限时办结。不断优化金融环境,积极搭建银企联谊平台,增进银企沟通,为回归人才创业量身定做专项金融服务。同时不断深化户籍管理制度,健全回归人才配偶就业和子女就学协调解决机制,完善以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为重点的社会保障制度,用人单位积极为各类专业人才办理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为回归人才创业解除后顾之忧。二是抓好考核评价机制。依照市人才回归全民创业战略,制定出台《社旗县人才回归全民创业工作考评细则》,将“人才回归全民创业工作”作为县直各单位、各乡镇年度综合目标管理的重点项目,通过经常化、常态化深入各乡镇、县直单位、企业检查督导工作,把存在的问题记入工作台账,限时解决,并跟踪督办。三是落实奖惩机制。建立人才回归专项奖励基金,开展“回归人才创业之星”评选表彰活动,被县委、县政府授予“十大回归创业人才功臣”荣誉称号的,根据其贡献给予适度的物质奖励,对符合条件的人员优先依法推荐为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选;对在教学、生产、科研和社会服务领域作出贡献的优秀人才也给予一定奖励。
  
  在今后的人才工作中,社旗县将立足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建立集聚人才体制机制,择天下英才而用之”的战略高度,继续坚持“人才兴县”战略,牢固树立人才意识,进一步优化服务环境,强力实施激励机制,让有利于社旗发展的各类人才充分涌流,为“打造新社旗,再铸新辉煌”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撑。③9
  
  深化党建“三加”模式提升基层治理能力
  
  社旗县委把深化农村支部加协会(经济合作组织)、党员加农户、产业加基地的“三加”模式作为加强农村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重要载体,着力增强基层党组织服务功能,取得了显著成效,先后受到省委政研室、省委党校、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省社科院等多名专家和权威人士的充分肯定。
  
  围绕活动抓深化。社旗县委按照市委提出“包联共建、晋位升级”的有关要求,结合本县实际,创新工作方法。通过强化领导干部包村、县直部门包村、企业包村和城镇社区包村的“四包”责任,强力深化“三加”模式。一是实行领导干部包村。县委确定了42名县处级领导干部,每人分包1个中等水平以下的村,并要求乡镇科级干部全员包村。通过发挥领导干部的优势,帮助所包村党组织和村专业协会或专业合作社树立新的理念,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制订发展规划,为农村党员群众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资金、技术、生产管理、产品销售等问题。县委书记张明体、县长余广东等先后到所包村调研“三加”模式运行情况,并帮助理清发展思路,制订了科学的发展规划。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赵玉生在所包的陌陂乡贾寨村调研时,当了解到该村无固定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后,就主动到县直有关部门协调资金,帮助解决问题。他还协调县涉农部门,为陌陂晚秋黄梨专业生产合作社的产业基地解决道路硬化和打井灌溉等问题,帮助合作组织走好依托基地兴产业的兴农之路。二是县直部门包村。县委选派72个县直单位分包72个中等村,要求县直部门将人才资源、物质资源、信息资源和管理资源等向农村流动,帮助分包村完善“三加”模式运行机制。三是企业包村。全县共确定15个非公有制企业,分包到产业发展势头相对好的村,开展帮建工作。企业党组织主动把发挥政治引领作用的经验和企业新的经营理念传输给村党组织和经济合作组织,共同为村经济合作组织自主经营、创新发展保驾护航。四是城镇社区包村。县委选定赊店镇兴隆社区、牌坊社区和泰山路社区3个基础条件较好的社区开展包联共建,社区分包村的党员干部积极把推行“三加”模式和建立帮扶联合体的做法与经验传输到社区,初步达到互促共进、共同提高的效果。
  
  围绕规范抓深化。为确保“三加”模式的规范运行,有效规避一些缺乏产业基础的村盲目发展,今年下半年,由县委组织部牵头,组织工商、税务、民政、质监、农业等部门,联合对全县农村专业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经济合作组织进行全面检查。一是帮助进一步理顺村党支部、村委会和经济合作组织三者间的关系,从而使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在处理与村专业协会或专业合作社的关系时,自觉做到搭台不唱戏、帮办不包揽、服务不干预,真正为经济合作组织的经营和发展保好驾、护好航。二是指导专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社依照章程管理内部事物,依法开展独立经营,在最大限度降低生产成本、确保会员和社员利益的前提下,实行统一供种、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管理、统一销售,使会员和社员真正得到实惠。
  
  围绕创新抓深化。社旗县委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围绕把产业做强、把“蛋糕”做大,持续探索创新“三加”模式,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一是制定优惠政策,吸引人才向农村集聚,研究发展高科技农业。至目前,已有10多名回归创业人才投资发展农业,从事规模化生产经营。青年创业人才索明鹏和姜永辉联手投资700多万元在饶良镇创办了金叶合作社,建起一座占地240亩的自动流水线烟叶炕房,在北京专门成立了技术研发中心,形成了集烟叶技术研发、种植、管理、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目前已经吸纳社员242名,社员分布在饶良、苗店等6个乡镇。二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一部分产业发展势头好、市场前景好、经营能力强的专业合作社,支持其开展跨区域发展社员,适当提升准入门槛,提高标准化生产经营水平。李店镇下郭村的丙玉蔬菜专业生产合作社,从今年起,入社社员不分城乡,进入蔬菜生产基地的社员投资额必须达10万元以上,至少建10座大棚,合作社为其提供种植管理人员,在经营中全程服务,年终实行效益分成。这一做法有效吸纳了民间资本,大大提高了自主经营能力。至目前,丙玉蔬菜专业生产合作社的产业基地在继续扩大,标准化蔬菜大棚由去年的800余座发展到1500余座。县委组织部协助乡镇合理调整组织设置,对跨区域发展会员(社员)的经济合作组织,凡正式党员在3名以上者,及时建立党组织,使党组织工作及时融入,主动服务经济合作组织的经营和发展。
  
  随着“三加”模式的不断深化和完善,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在进一步增强,基层治理能力也随之得到提升。③9
  
  干部教育培训
  
  提升干部素质增强执政本领
  
  今年以来,社旗县紧紧围绕“提升干部队伍素质,服务经济发展”这一目标,积极整合干部教育培训资源,不断创新干部教育培训模式,通过3+1模式(“三个办到”、一个固定大讲坛),把培训班办到高校、办到发达地区、办到基层一线,设立一个固定大讲坛(赊店大讲坛),不断提升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时效性,着力提高干部的宏观决策能力和执政本领。
  
  抓实“三个办到”。一是办培训班到高校。结合干部队伍岗位、行业、战线调整实际,坚持“谁没学就调谁学”和“重点干部重点培养,优秀干部优先培养,紧缺干部加紧培养”的原则,从建设一线、综治信访等重要岗位合理选派干部到高校培训。去年以来,先后在南阳理工学院、南阳师院进行了培训。二是办培训班到发达地区。紧密结合县域经济发展和全县干部队伍建设的实际,选派35名优秀中青年干部赴江苏启东等发达地区进行对口学习。三是办培训班到基层一线。选拔一批素质好、能力强、作风正,具有一定发展潜力的优秀年轻干部到招商引资企业、信访稳定、社区建设等基层关键岗位,交任务、压担子,真正实现年轻干部融入基层、进入角色,增长才干,提升素质。至目前,已选派130余人(次)优秀年轻干部到招商引资、信访、综治、移民工作和建设一线实践锻炼。
  
  办好赊店大讲坛。先后邀请清华大学、中国政法大学、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省委党校、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知名专家、教授培训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同时,充分发挥县委党校干部教育培训主阵地的作用,邀请30余名市、县有关部门的领导组成较为稳定的“客座讲师”队伍,分类分批次对全县党员干部开展理论素养、综合领导能力及政务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培训。目前,全县共举办赊店大讲坛39期(场),培训党员干部群众8000余人次。③9
  
  离退休干部党建
  
  夕阳红胜火人人争先锋
  
  社旗县围绕“重铸华章作贡献、再献余热铸辉煌”主题,通过在离退休干部党员中开展争当“夕阳先锋”主题实践活动,引导离退休干部党员发挥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威望优势,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中奋发有为、创先争优。
  
  规范组织活动,确保思想常新。该县对离退休干部党员教育从形式到内容都进行了改进:一是学习时间固定化,每月20日定为全县离退休干部党员学习日,使全县离退休干部党员活动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二是学习内容多样化,既有政治类的,又有颐养身心类的,满足了新老同志不同兴趣、不同层次的需求;三是学习形式灵活化,采用邀请单位领导和有关专家作形势报告、观摩工农业生产项目等方式,增强了组织活动的吸引力。
  
  精心设计载体,搭建创先争优平台。该县建立以离退休干部党员为主体的县、乡、村三级关工委组织300余个,参与其中的离退休干部党员800余名,积极引导和鼓励他们通过开展“献计献策助发展”、“结对帮扶送温暖”、“倾情调解促和谐”等活动,解决了离退休干部党员“无权管事、无责理事、无法办事”的问题。
  
  选树先进典型,突出示范引领。在县电视台、社旗网开辟“夕阳先锋在行动”专栏,及时跟踪报道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和党员争当夕阳先锋活动开展情况以及活动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好典型。挖掘和选树了贾来栓、王福安等“五好”离退休干部党员先进典型,使全县离退休干部党员学有榜样、干有方向,赶有目标,形成学习先进、争做表率的良好氛围。
最新新闻
经济动态
创业新闻
商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