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包荒山5万多亩,把全部心血和汗水倾注在绿色事业上。邱峰—— 十六载植绿荒山情不

2014-02-27 09:20:42   来源:南阳日报   评论:0 点击:

[摘要]2月25日,寒风凛冽,细雨霏霏。在南召县小店乡川店村的2000余亩荒山上,数台挖掘机正在挖树穴,邱峰带领20余名村民忙着栽植辛夷幼苗,栽树浇水培土,忙得一脸汗水,不亦乐乎。

  365滚球投注讯    2月25日,寒风凛冽,细雨霏霏。在南召县小店乡川店村的2000余亩荒山上,数台挖掘机正在挖树穴,邱峰带领20余名村民忙着栽植辛夷幼苗,栽树浇水培土,忙得一脸汗水,不亦乐乎。
  满怀壮志返乡创业
  1973年出生的邱峰,高中毕业后入伍,从新疆退伍转业后,开始从事药材经营。他头脑活络,精明能干,1984年仅靠贩卖药材年收入2万余元,成为当时农村少有的“万元户”,过上了吃喝不愁的红火日子。
  进入上世纪90年代,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对劳动力的需求量急剧上升。邱峰从本村带10多个劳力出去,在又苦又累的建筑工地打拼。由于他为人诚实,口碑好,人脉资源丰富,给工人工资开得高,村里人都愿跟着他外出“闯荡”。慢慢地他带的队伍越来越庞大,最多时有50多人,每年能够轻松挣回20余万元。
  1996年亲戚介绍邱峰去广西百色承包工程。闲余时间,他在百色郊区转悠,看到当地农民承包香蕉林、八角等,一般农民家庭每年净收入10万元以上,是家乡乡亲们的数十倍。头脑灵活的邱峰从中受到启发:如果能在家乡栽植果树绿化荒山,自己何必带着大伙抛家舍口外出做苦力。
  邱峰动了心,开始收看《新闻联播》了解国家政策,得知国家鼓励私人土地承包绿化时,就下定决心开始“转型创业”。1997年春节过后,邱峰不再带建筑队外出打工,就一边在县城贩卖地毯,一边在家乡搞苗木种植。1998年,邱峰彻底辞了地毯厂的差事,拿出自己的全部积蓄,投入30万元承包了1000多亩荒山,准备在家乡打造“花果山”。
  历经磨难苦心经营
  就在邱峰准备甩开膀子大干一场时,却迎来当头一棒。荒山造林是长线投资,投入大,见效慢,风险高。他倾其所有,把多年的积蓄都用于支付了荒山承包费用、绿化苗木费用、人工造林费用及管护费用。不久,就陷入困局:资金很快用光了,工人们停工了,承包的荒山因没钱造林而荒芜。
  困难没能阻止他绿化荒山的执着脚步。为让承包的荒山全部栽上树木,邱峰找亲戚朋友,四处借款,还向银行贷款10余万元。雇不起工人了,邱峰一个人不论白天黑夜上山营林,在山坡上风餐露宿。开山取石围堰,拉土垫地平田,打地埂、挖鱼鳞坑,一个山头一个山头绿化,一道山沟一道山沟治理。为给树苗浇水,他一天要往山上挑60多担水,双手和脚板不知磨起多少血泡和老茧。夏季他常常4点多钟踏着晨曦起床栽树,晚上11点多还披着星光为新植的树木浇水。昔日的乱石荒坡,经过邱峰的不懈努力,如今已变成硕果累累、香气四溢的果园。
  植绿致富梦想成真
  随着集体林权制度的改革,南召县积极鼓励大户承包造林,在政策范围内予以项目扶持,通过公益林管护、荒山造林、中幼林抚育等项目进行补贴,激励造林大户的生产积极性。这些投融资机制,让邱峰迎来荒山造林的“春天”。
  “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邱峰的荒山有了林权证,银行主动上门为他提供贷款,战友们也纷纷伸出援手。他利用林业项目补贴款建了两个苗圃,不仅保障了造林用苗,而且节约了一大笔资金,用自己的苗木来进行荒山绿化,扩大造林规模。多年来,邱峰不断摸索总结造林经验,改变造林理念,在高山土地贫瘠的地方育麻烁林,在中下部丘陵地带土壤肥沃的地方种辛夷、核桃、杜仲、桃树等经济林,这样既能保持水土又能产生经济效益。
  邱峰一年四季都忙活着造林的事儿,春季、冬季造林,夏、秋季节进行管护。苍天不负苦心人!一棵棵树苗变绿了,一片片小树林成活了。多年来,共投入600余万元进行荒山造林5万余亩,每年平均造林7000余亩,使一座座荒山披上绿装。现在,他拥有自己的林场、苗圃和林业专业合作社。2012年,他发起成立了南召县邱峰林业专业合作社,与乡亲们抱团闯市场,带动许多林业的致富能手。
最新新闻
经济动态
创业新闻
商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