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方城县拐河镇新庄岭村“忆园”——八九百平方米的石头文化博物馆。
炎炎夏日,一行高大挺立的白杨树守护着忆园,村民们总喜欢到树阴下乘凉。自广东回老家探亲的杨登峰,正靠着石磨吃午饭。他感叹:“俺外出闯荡二三十年了,虽然事业小有成就,但却时常怀念年轻时村里的劳作场景。现在,忆园建好了,俺就喜欢靠着石磨吃饭,仿佛又回到过去……”
新庄岭以前叫辛庄岭。一个“辛”字,饱含着辛庄岭人生活的几多辛酸。原来这里土地贫瘠、偏僻荒凉、资源匮乏,石头却遍地都是,盖房垫路用的都是石头,是远近闻名的“光棍村”、“烂摊子村”。
杨登峰往嘴里扒了一口饭,接着说:“辛庄岭,如今叫新庄岭。”一个“新”字叫出了新庄岭的新容、新貌和新生活。通过10多年艰苦不懈的努力,新庄岭完善设施,发展产业,实现了从穷山恶水到青山绿水的华丽转身。村里修了水泥路,家家盖起小洋楼。可是,石头墙、石磙等老物件不见了,上了年纪的人又开始念想。
新庄岭村党支部书记杨登中插话道:“俺们村党支部去年就筹划给乡愁安个家,建一个石头文化博物馆,起名忆园。村里召开群众大会,一说盖忆园,村民们都踊跃支持,有钱的出钱,有物的出物。杨登峰带头捐款两万元,86岁的宁光志老人拿出自家的石磨……最终,村民们捐资20多万元,送来大小石制旧农具上百件,还义务垒起石头墙。”
忆园斜对面的文化广场,设有健身器材、景观文化墙、休闲桌椅,洋溢着现代气息。新与旧乡村文化在这里鲜明地对比着,也是乡村生活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