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连秆卖 多卖一半价
市场上有卖西瓜带藤的,有卖桃带枝的。近年来,有不少农民发现将玉米连秆卖,价格能提高不少。他们在离玉米收获还有段时间时,就将泛着绿色的鲜玉米连着秸秆砍下,用车运到城里卖。市民们看到青绿的嫩玉米都抢着买,一买就是十多个,有的市民还把青秸秆买回去喂宠物。农民则将剩余的玉米秸秆全部卖给附近的养殖场做青贮饲料。这样一来,卖青比卖黄多出一半价钱。
独特方法卖辣椒 分类销售有妙招
一位卖辣椒的妇女有独特生意经。当人问起:“辣椒辣吗?”她会肯定地说:“颜色深的辣,颜色浅的不辣!”当颜色深的辣椒所剩无几时,又一个买主来问了。她答道:“长的辣,短的不辣!”买主依照她说的挑起来。这一轮的结果是,长辣椒很快告罄。最后剩下的都是浅颜色的短辣椒,卖辣椒的妇女照样不急。她信心十足地回答顾客:“硬皮的辣,软皮的不辣!”
辣椒好销,就是有了与众不同的卖法。
经营中巧转产 小买卖不停赚
段大爷的绝招就是及时“转产”。段大爷在冬季卖烤红薯,高峰期一天能卖100个以上,一个月可赚一千五百多元。五一劳动节过后,红薯因贮藏到期、口味不佳而难卖了,段大爷就“转产”改卖煮玉米。段大爷把原来卖烤红薯的小推车上的炉子一改装,放上一口大锅即可。热腾腾的煮玉米,香气弥漫,引来不少路人驻足,一个月下来照样还能赚个一千元左右。等到9月、10月新红薯下来了,段大爷又开始卖烤红薯。
简单加工野菜 增收效果不同
野菜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一直深受市民欢迎。每年的农闲时节,不少山区农民通过野菜加工来增收。他们上山采摘蕨菜、苦叶菜等野菜,然后晒成野菜干,销售到县城的一些饭店,每天平均能有60多元的收入。
黄瓜戴帽卖 超市俏销货
大棚里的新鲜黄瓜,根根挂满刺儿,头顶着一朵鲜艳的黄花。这种戴着“小花帽”的黄瓜可是超市里的俏销货。
正常情况下,黄瓜成熟后花有一部分还会留着,不过都已经枯萎,在运输过程中轻轻触碰就会自然脱落。要想让花一直含苞待放,需要掌握好时机,用一种生长调节剂“点花”,可以影响正常开花,起到成果后仍然带花的效果,这样还不影响黄瓜的口感和质量。那些带花的、个体形状好的黄瓜现在批发价格平均都在4元/公斤,比市场上的普通黄瓜高出2元。
青菜迟栽一月 价格翻了几番
一些菜农利用延迟种菜赚了一把。他们将原本10月就该播种栽秧的青菜,推迟到11月才播种栽秧,通过精心管护,同样能获得丰收。一般一亩可栽1000多窝,一窝就是1公斤多,一季收个1500公斤稳稳当当。由于错时上市,价格也翻了几番。